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欧洲终于感到了恐慌,急忙使出了不理智的招数:

在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计划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范围在17.4%至38.1%之间的临时额外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只是加征部分——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已经是10%。

因此,一旦加征确认,这表示,对于大部分中国车企而言,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汽车将面临27.4%至31%的关税税率。上汽集团,作为“出海顶流”,面临的最终关税税率高达48.1%。

成本激增近50%,这样的增幅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其所带来的冲击不仅强烈而且持续,情况更为严重。

所以,一旦欧盟的加税政策正式执行,目前因“物绝对美,由于价格相对低廉,中国汽车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然而,如果失去这一优势,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将受到严重挑战。骤然萎缩的市场需求也将传导至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新一轮贸易战即将爆发之际,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也经历了类似“华为时刻”的挑战。

(一)为什么欧洲会感到恐惧?

坦白而言,此次增税措施,欧盟已经筹划了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影响到欧盟的利益。

在经过几轮产业迁移之后,汽车产业,在一些欧洲国家,它已成为支柱产业。凭借先发优势,欧洲汽车制造商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定价能力和专利保护,构建一道竞争者难以翻越的壁垒,长期稳定且高效地从全球范围内获取利润。

几十年来,这不仅塑造了一个庞大且不可侵犯的利益联盟,还在欧盟内部确立了一种思维模式:

这块蛋糕别人碰不得。

他们到底在怕什么-有驾

然而,真正的挑战者终究出现了。

这几年,中国车企异军突起,凭借新能源革命,不光迅速收复了国内市场,而且绕过了外国品牌的“马奇诺防线”,直捣腹心。

2023年,中国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达到120.3万辆。向欧洲市场出口了68.1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总出口量的57%。

不仅销量巨大,而且进程不可逆转:

第一、中国的汽车企业在选定的目标市场通常会设立制造工厂,并彻底重新配置产业链;

第二,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方面,都彻底改变了欧洲消费者对汽车的传统观念。

这里可以看一个细节。

他们到底在怕什么-有驾

在欧洲市场,卖得最好的一个中国汽车品牌代表便是上汽MG——2023年,MG品牌在欧洲市场实现终端交付231,818台,该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连续十二年在欧洲市场保持销量领先,成为冠军。今年前5个月,MG品牌在欧洲发达国家的终端交付量已突破10万辆,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每出口欧洲10辆中国车,就有7辆是MG”,为什么?

因为在欧洲顾客看来,这辆车真是令人眼前一亮。

它不仅配备了尖端的电池技术,延长了续航能力,完美地适应了欧洲人的日常通勤与周末远途旅行的需求。

此外,它还特别为欧洲市场进行了调整——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反馈,MG的操控性能堪比纯正的德国车系,“让他们既感到熟悉又充满惊喜。”

在成功的背后,上汽MG的长期规划与不懈努力发挥了关键作用。当MG品牌开始进入欧洲市场时,便致力于按照欧洲的高标准来设计和提升其产品及服务品质。

2019年,MG在欧洲市场推出了MG eHS和MG EZS两款电动车型,这两款车型均符合REACH、E-MARK和ECE R100等欧洲最严格的法规标准。正是这些早期的探索和验证,为MG4 EV今日能够荣获“欧洲紧凑型纯电车销量冠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到底在怕什么-有驾

这种广受欢迎,在这次事件中,却变成了被攻击的焦点。

一旦本次加征关税确认实施,上汽集团将不得不面对高达48.1%的关税率。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欧洲汽车企业对中国的车企,特别是像上汽这样的竞争对手感到担忧。这种担忧反映了当前欧洲与中国汽车产业之间的实力差距,这一点在“48.1%”这个数字上也可以体现出来。

即使努力追赶,这个数字也是遥不可及的,与它之间的差距只会逐渐扩大。

一些欧盟国家清楚地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不仅失去了市场,还失去了行业的信心,甚至可能失去他们的未来。

此外,这些国家并未放弃。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一直坐享其成,轻松获取高额利润。你作为被我们利用的对象,又怎能突然超越我们呢?如果你真的超越了我们,我若不采取措施将你打压下去,其他观望的人可能会心生想法。那样的话,我还如何维持我的领导地位?

因此,尽管德国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欧盟还是采取了非常规的措施。

然而,这招数实在不高明,不仅卑鄙无耻,而且是完全错误的昏着。

(二)若起冲突,则双方皆受损害;若谋和平,则中欧双方共获利益。

当前,众多汽车行业的专家认为,尽管欧盟已经决定加征关税,但情况仍有可能出现变化。

欧盟并不是真的想挑起贸易战,因为他们明白,这样的战争无法取得胜利,最多只会两败俱伤,这是没有意义的。欧盟此举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与中国政府和中国车企的谈判筹码,希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技术和产业链。

任何具备理性的人,都不会真心期望参与一场无人获利的冲突。

如果税率真的上调,那么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无疑会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

德国基尔的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其中指出,如果欧盟决定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20%的进口关税,那么从中国进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约四分之一,即大约125,000辆,这将导致相关的贸易损失接近40亿美元。而这次提出的加税额度,实际上远远超出了这个数额。

尽管欧盟关闭了大门,中国汽车市场的基础仍然十分坚实,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他们到底在怕什么-有驾

从长期角度考虑,欧洲遭受的损害更为严重。

首先,一旦欧洲消费者体验了性价比极高的中国汽车,他们便难以接受以往较低的标准,反而会对汽车品质提出更高的期望。

其次,尽管提高了关税并采取了保护措施,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仍需适应时代的变迁,努力赢回消费者的青睐。这一过程充满挑战,并且在欧盟奋力追赶的同时,中国并未停止其发展步伐,导致双方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如果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被边缘化,那将等同于放弃了未来的发展机遇。

最终,这将损害与中国艰难建立起来的关系——实际上,自从加税信号发出以来,包括中国外交部在内的中国各级组织,都纷纷表达了他们的不满,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无法战胜,也无法掌握。然而,除了采取不光明的手段外,实际上还有另一种途径可供选择。

那就是,合作。

汽车行业的更新升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合作和尽早参与其中才是明智的选择。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汽车行业迅速崛起,这背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厚积薄发。

经过持续的科研投资、产业链的完善建设、不断的市场验证以及反复的自我迭代,中国汽车行业在时间的推动下构建了坚实的壁垒。

然而,与过去那些依靠壁垒、过度开发的外国品牌不同,中国企业并未利用这些优势来榨取资源。相反,它们持续保持开放的姿态,向国际市场传递积极信息,致力于实现长期的互利共赢。

他们到底在怕什么-有驾

在英国,上汽集团不仅收购了MG品牌,还成功使其复兴;在德国,他们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比利时,他们设立了欧洲总部。这种"授人以渔"的策略,不但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实际上,中国仍然在大量进口欧洲的豪华汽车。

可以说,中欧汽车行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始终有其坚实的基础,而且这个大门至今仍然敞开着。至于是否选择走进这扇门,则完全取决于欧盟自己。

(三)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会这样被击败

历史上,政治不断试图对贸易进行干预,然而结果通常并未真正获得优势。

汽车行业中曾经发生过一段往事。

在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得益于其小型化设计和低能耗的特点,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显著地位。到了1980年,它们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攀升至22%。与此同时,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遭受了严重的财务损失,导致了工人的失业以及众多经销商的破产。面对这样的困境,美国的汽车企业呼吁政府进行干预。

在美国前总统里根政府的介入下,日本方面“主动”同意削减其出口配额,从而使得美国汽车制造商在这一轮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然而,这并非是最终的结果。

在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背景下,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庆祝获得优势的同时,并没有将额外收益用于研发、改进工艺或提高产品质量,而是选择了投资于华尔街,追求更为轻松的获利方式;与此同时,日本汽车企业抓住机遇,增加了对美国市场的投资,开始在美国本土组装汽车,并逐步侵占高端市场领域。

目前,美国曾经的汽车工业巨头——现正面临“底特律困境”,与此同时,日本品牌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攀升至35%。

政策驱动的贸易冲突无法真正改变两国之间的竞争力差异,这种行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归根到底,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培育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如温室中的花朵与风霜中的松柏所展现出的不同生命力。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相较于当年的日本同行,拥有更大的优势。

首先,日本汽车仅在一条特定的细分市场上实现了超车,而中国则利用新能源汽车技术重新塑造了整个行业。

其次,中国汽车行业通过大规模的科研投入,积累了技术优势,使得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追赶。

最终,中国掌握了全球独有的完整产业链优势,这一优势被运用至汽车制造行业,从而打造出了全面的竞争优势。

更何况,现今的中国政府与当年的日本政府截然不同。

在当前的汽车行业中,竞争的核心力量在于对顾客的深刻理解、技术的持续积累、生产的严格标准,以及整个产业链优势的有效整合。这和政治无关。

上汽MG在欧洲市场的热销,归功于其核心竞争力。

他们到底在怕什么-有驾

在研发方面,上汽集团在过去十年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投资高达近1500亿元人民币,通过这些资金的投入,公司成功积累了超过26000项的有效专利。

在制造领域,上汽MG凭借其创新平台和先进技术,率先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品质标准,致力于打造“全球品质全球车”。

在物流领域,上汽集团也建立了规模和运力都处于领先地位的上汽安吉物流系统。

当今,中国汽车正全面进军海外市场,其不断累积的独有价值,难道是单凭一次关税上调就能抹平的吗?

正如华为在中国汽车产业中的经历,它也曾经面临贸易战的挑战,然而并未因此被击垮,反而变得更加强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为洞察了全球竞争的本质:

在现实中,完美的公平竞争环境是难以找到的,要想不断进步,仅凭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应对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竞争手段。

目前,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作出了坚定的回应。

上汽 MG 就欧盟的关税问题发表了声明,强调“既然承担了这样的角色,就必须承受相应的压力”,并且明确了三个 “ 不变 ”:

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品质的汽车,这一决心不会改变!我们坚持推动代表中国高品质汽车走向世界的目标,这个决心同样坚定不移!我们持续承诺向消费者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服务,这份承诺永远不变!

这句话再次印证了“在逆境中,弱者可能一败涂地,而强者却能选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观点。

尽管欧盟的最终加税决定尚未正式生效,但这一点已不再重要。具有时代责任感的中国企业已经洞察到了事情的本质,并决定继续坚持其热爱的事业。

如今,面对“华为时刻”的挑战,中国汽车业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在风暴中穿行,随后展翅翱翔于更高之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