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上汽集团、比亚迪和吉利三家被抽样调查的中国企业,将被加征17.4%、19.9%和37.6%的关税,其他未被抽样企业将被加征20.8%或37.6%的关税。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欧盟政商界人士也一致认为,加征关税不仅有损欧洲消费者利益,还将拖缓欧洲汽车业转型升级,不利于欧洲提升竞争力,也无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欧盟宁愿损害自身利益,也要对华发起关税壁垒,主要是近年来我国依托技术创新及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渗透率直线上升,海外市场也持续攀升。

据企知道海关交易数据统计显示:涉及“半导体”“电子”和“汽车”等相关产品的出口数据,在2023年内均呈现显著增长。其中,汽车相关产品在2023年上半年出口金额达97.69亿美元,下半年增至117.09亿美元,国外采购商数量从上半年的2.4万多家增至下半年的2.8万多家,国内供应商数量从1.9万多家增至2.2万多家。企知道平台涵盖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共30多个国家的海关交易数据,可查询近一年的出口贸易情况,为企业出海提供最新信息。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企知道显示:欧洲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增长点,东南亚是仅次于欧洲的第二出口目的地,中亚-中东的市场占比和单价都比较亮眼,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为比利时、泰国、英国、菲律宾、西班牙、澳大利亚、印度、荷兰、以色列、孟加拉国。

比如,比亚迪近日宣布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泰国工厂下线,不仅使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成就的车企,还创造了中国车企在泰国投资的最快投产纪录(该工厂从开工到投产历时仅16个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地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其中,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数据来源:中汽协

企知道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聚集2.8万家相关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环节,包括锂离子电池材料、汽车压铸件、铜矿开采等原材料的生产,以及自动化装配设备、电机绕组制造设备等零部件的制造,产业链下游主要有燃料电池、电池动力系统等应用领域。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三个产业经济地区,拥有较为完整产业链,聚集了相当数量的企业。企知道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其中广东省企业数量达到4300多家,以15.1%的占比遥遥领先,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均达到2000家以上,位于第二梯队。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在企业发展趋势上,从2015年至2022年,企业数量和增速均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2021年和2022年,企业增速均超过30%。但在2023年,新增企业和存量企业均出现小幅下降,存量企业下降10%,说明市场竞争加剧。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中国是全球主要技术来源国之一。企知道显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全球专利总量达到25.2万件,中国为12.2万件,近年来占比持续上升,在2021年占比接近50%,显示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排行中,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和比亚迪,专利申请量均达到2000件以上。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在政策扶持方面,企知道显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2年出台扶持性政策1.4万多项。然而,2023年的扶持政策增速出现小幅下滑,这可能与行业逐渐成熟、政策调整有关。

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企知道:欧洲是出口主要增长点-有驾

可以看到,凭借科技创新和国家政策扶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在国内一片红火,而且在海外出口也势不可挡,正在被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而随着比亚迪、奇瑞、上汽、哪吒等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与合作伙伴在当地建厂、在当地开展研发和生产,以此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此举不仅将极大带动当地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也将极大地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