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

超过60%的中国电动汽车车主在续航性能方面存在担忧,但值得欣慰的是,新兴技术固态电池有望改变这种现状。

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几乎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两倍之多。有实验显示,固态电池在使用了1000次后仍能保持80%以上的电量,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500次后电量则降至约70%。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目前,许多知名企业,包括丰田、三星SDI和量子景程,正在全力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

在固态电池技术迅猛发展的全球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是否感受到了“弯道超车”的压力?我们会被其他国家赶超吗?

显然不是!中国早已展现出远见卓识,投入了大量资源,并且在最近发起了全面攻势!

液态锂电池将成历史?汽车锂电池VS固态电池,究竟有何不同?

中国并未停滞不前。作为液态及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领先者,中国现在也在固态电池领域展示出强大的研发能力。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专注于提升现有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以确保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则大力投入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力图在未来电池领域占据先机。

固态电池的优势使其在理论上有望取代液态锂电池。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液态锂电池在生产成本、制造技术和供应链方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体系。液态锂电池的生产工艺非常成熟,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和较低的成本。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能够满足大多数电动汽车的需求。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液态锂电池在性能和循环寿命上表现出色,适合多种应用场景。从工厂运营的角度来看,液态锂电池的生产线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转型为固态电池生产线则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技术调整。

因此,中国目前采取的是双轨并行的策略,不仅能在短期内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电池技术,还能有效地因应其他国家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挑战。在促进行业合作方面,中国的领先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共同参与建立了中国全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CASIP)。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电池大战,中国能否保持领先?

CASIP联盟汇聚了比亚迪的FinDreams Battery、宁德时代(CATL)、中创新航(CALB)、亿纬锂能(EVE Energy)、国轩高科(Gotion High Tech)以及蜂巢能源(SVOLT)等行业领先企业。这些公司携手研究固态电池和供应链的发展,推动中国固态电池领域迈入合作与创新的新阶段。

2021年,中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受此推动,多家中国企业加大了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投资力度。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以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为例,该公司已经在固态电池的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CATL计划在2025年开始量产固态电池,预计能量密度将达到400Wh/kg,比目前的液态锂电池提高50%以上。此外,CATL还在上海设立了固态电池研发中心,聚集了全球顶尖的人才,旨在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

比亚迪(BYD)在固态电池领域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早在2022年,比亚迪便宣布其固态电池技术已通过一系列严格测试,预计将在2024年投入商用。该公司的固态电池不仅在能量密度方面有显著提高,还在安全性和充电速度上表现优异。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孚能科技与一汽合作成功将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应用于商用车领域。上汽集团计划在2024年推出的IM L6轿车将采用半固态电池,这标志着固态电池在乘用车市场的重要应用突破。

中国政府设立了主导全球电池市场的目标,为此拨款超过60亿元人民币,支持固态电池的研发项目。包括CATL、Nio支持的WeLion新能源技术、比亚迪、一汽、上汽和吉利等在内的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参与其中,齐心协力推进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固态电池一统天下?还是氢能源等黑科技逆袭?

电动汽车能源的进步,不仅仅限于固态电池技术。尽管固态电池具备多种优势,但在其推广和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固态电池的耐用性是一个重要考验。为了增强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必须确保阴极、阳极及固体电解质之间协调配合良好,以应对频繁的充放电循环。

其次,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也是一项重大挑战。目前在商业领域,只有小型固态电池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且主要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大规模需求,电池生产商需要在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克服许多技术难题和成本挑战。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固态电池极为敏感于湿气,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维持低湿度环境。这一要求增加了生产的复杂性和成本,需要使用特殊设备和工艺。因此,如何在确保固态电池性能的同时,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仍是我们亟需解决的挑战。

实际上,许多创新技术如氢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非常环保的清洁能源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来生成电能,唯一的副产品是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丰田作为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领导者,成功将Mirai引入市场,使其成为少数可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之一。丰田Mirai可谓是氢燃料电池车的典范。据报道,Mirai只需一次氢气加注即可行驶超过500公里,且加氢过程仅需几分钟。

氢燃料电池车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续航优势,然而,要推广其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高昂的氢气生产成本和不足的加氢站建设。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另一项创新技术是超级电容器,这种高效能量储存装置具备极快的充电速度和卓越的耐用性。即便经过数千次充放电,依然能保持稳定的性能。然而,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较低,尚无法完全替代电动汽车的电池。尽管如此,在特定情况下,超级电容器仍然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举例来说,麦克斯威科技(MaxwellTechnologies)开发的新型超级电容器,能在几秒钟内完成充电,并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仍能保持出色的性能。超级电容器技术在公交车队、物流车队等需要频繁充放电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不同的储能技术的多样化,将允许它们充分展示各自的优势,并找到最适合它们的应用场景。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优越的安全性,可能会受到乘用车和高端电动车市场的青睐;而氢燃料电池则因其长续航和快速加注的特性,可能会在大型货车和长途旅行中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的电动汽车将展示技术融合与互补的趋势,不同的储能技术将相互整合,形成更为健全的储能系统,以满足用户对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多方面需求的期待。例如,结合固态电池与超级电容器,能够保证车辆具备充足的续航能力,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充电。

固态电池“国家队”来了!2025年实现量产?中国已经开始发起总攻-有驾

市场需求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而政府的政策导向则决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这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推动着技术进步的步伐。

#深度好文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