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4S店的张师傅至今记得2016年的疯狂场面——宝骏730的展车被三拨人同时抢着签合同,连试驾车都被买走。这款车用“面包车的价格、商务车的空间”改写市场规则,2017年创下年销37.8万辆的神话,相当于每80秒卖出一台。但就是这么个“价格屠夫”,却在2023年突然消失在新车名录里。深扒停产真相,数据会说话:2020年还能卖出15.2万辆,到2022年直接腰斩到7.3万辆,跌幅比五菱宏光还狠。表面看是新能源冲击,实则暗藏玄机——吉利嘉际L混动版百公里油耗4.8L,传祺M6 PRO配齐了L2辅助驾驶,而宝骏730的2022款还在用机械仪表盘,顶配都没有座椅加热。当竞品把第三排座椅做成电动折叠,它还在用最原始的手动扳手,这种“吃老本”的做派,在智能化浪潮里显得格格不入。
老车主王师傅的遭遇戳中现实痛点:去年想置换7座车,跑遍市场发现要么是宋MAX DM-i超预算,要么是五菱佳辰第三排顶膝盖。宝骏730的2780mm轴距至今仍是标杆,实测第二排能塞进儿童安全座椅+折叠婴儿车,拉货时拆掉座椅能装30箱矿泉水。更让精打细算的家庭怀念的是用车成本,1.5T版本综合油耗7.2L,小保养328元的价格比轩逸还亲民。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23年汽车消费调查显示,90后购车者把车机系统重要性提到前三,而宝骏730的8英寸中控屏连手机互联都卡顿。当隔壁长安欧尚Z6都能用眼神唤醒语音助手,这款神车却连定速巡航都要顶配才有,实用主义在智能时代成了“土味”代名词。
复产的可能性藏在五菱最近的“神操作”里。3月份柳州工厂流出谍照,疑似宝骏730电动版在测试,续航标注305km;5月工信部申报图出现“五菱730HEV”混动车型。参照五菱星辰混动版的定价策略,若能把混动版压到9万级,正好卡住比亚迪宋MAX DM-i和传祺M6 PRO的中间地带。更值得玩味的是政策东风——新能源下乡补贴新增MPV品类,农村客运车辆置换最高补2万。但风险也摆在明面:现在10万级混动市场已有吉利嘉际L雷神、风行游艇PHEV围剿,复产必须拿出绝活。内部消息称可能移植五菱灵犀混动系统,油耗做到4.5L/100km,外加Ling OS 3.0智能座舱,这组合要是能成,县城里的家庭用户可能又要排队了。
宝骏730的谢幕像极了一面照妖镜,照出中国车市的魔幻现实。它教会车企“田忌赛马”的生存智慧:用A级车价格做B级车空间,拿商用车的成本控制打家用市场。但当年抢车位的王师傅们,现在开始嫌弃没有座椅通风;曾经夸它“能装”的水果贩子,现在想要外放电功能摆夜市。或许真正的启示在于:国民车不能只做价格屠夫,更要当技术刺客。参考日本K-Car每年升级安全配置的坚持,若复产车型能标配6气囊、加装直流快充、保留魔术空间,定价卡住9.88万红线,未必不能重生。毕竟在县城婚庆市场,能坐下七大姑八大姨还能装彩礼的刚需一直都在,只不过这次,老百姓要的是既能拉货又能刷抖音的“六边形战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