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车市征战了整整16年,累计卖出超过500万台的日产轩逸,最近又成了话题中心。这边厢刚爆出部分混动车型要召回的消息,那边厢第九代新车的路试谍照就在网上传得满天飞。这台曾经月销五万辆的家轿常青树,现在面对着新能源车的围追堵截,到底是打算破罐子破摔还是准备东山再起?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台神车的底裤。
记得2006年夏天刚引进国产那会,轩逸还被叫作蓝鸟·SYLPHY。那会儿满大街跑的都是方头桑塔纳,轩逸圆润的屁股和沙发一样的座椅让多少人直呼"真香"。说个真事,去年在杭州坐网约车碰上个开26万公里老轩逸的师傅,人家原话是这么说的:"这车就跟老黄牛似的,加满油能跑小半个月,保养都用最便宜的矿物油,去年车贩子还给我开价五万。"难怪有人说轩逸是二手车市场的硬通货,保值率比某些国产新车还高。
不过风水轮流转这话真不假。今年前五个月轩逸销量直接掉了两成,眼瞅着就要被比亚迪秦PLUS DM-i踹下冠军宝座。要说日产工程师不急那是假的,前几天路过花都工厂,看他们研发中心凌晨两点还亮着灯,估计都在琢磨怎么在新能源眼皮底下守住燃油车最后的地盘。
最近油管上那组第九代轩逸的假想图看得人直拍大腿。前脸那两道眯眯眼的日行灯,活脱脱是把日产探陆和概念车N7给搓成了面团。最绝的是C柱那个镀铬装饰条,官方说是致敬老天籁的悬浮顶设计,要我说这就是设计师偷懒——逍客、奇骏上早就玩过这一套了。不过这代新车确实藏着不少小心思:全景天幕直接铺上车顶,后挡风玻璃还留着现款的溜背弧度,乍一看还以为日产要做电动轿跑。再看那19寸的刀锋轮毂八成是照搬了探陆的设计,可惜低配车型估计得缩水到17寸。后保险杠现在整得跟性能车似的,尾灯虽然还是朴实无华的卤素灯泡,但熏黑处理明显是偷师了思域Type R的改装方案。
轴距要加到2750mm这个消息最让人意外。对比看看现款卡罗拉才2700mm,轩逸这波操作算是把中国人"以大为美"的购车心理拿捏透了。往后排一坐,腿部空间塞个AJ鞋盒绰绰有余,这要是搁十年前谁敢想买菜车能有这待遇?
拉开车门才是真的惊喜现场。中控台上直接怼了块双联屏,12.3英寸仪表盘配14.6英寸的中控屏,活脱脱就是长安CS75 PLUS的日系表亲。不过人家空调出风口藏得那叫一个隐蔽,这种"财不露白"的设计倒是很对东方人的胃口。方向盘换成了当下流行的双辐式设计,三点九点钟位置还贴心地加了打孔真皮,握着比现款那个塑料盘子带劲多了。电子挡把看着眼熟吧?跟宝马那个水晶鸡腿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周围实体按键也没落下,开惯了燃油车的老人家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按钮。
后备箱才是真正的隐藏boss。现款510升的容积已经让对手们哭晕在厕所,换代后居然再加50升,这哪是买菜车,分明是搬家公司的御用座驾。以后给丈母娘拉年货,再也不用拆后座了。
要说这次换代最狠的招,还得是动力系统的乾坤大挪移。日产工程师私底下透露,新款可能要装英菲尼迪QX50同款的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这黑科技可不是闹着玩的,压缩比能从8:1变到14:1——堵车时是个省油乖宝宝,上了高速秒变西装暴徒。不过参数肯定得往下压,最大马力估计卡在190匹,扭矩控制在300牛米,配的还是那台CVT变速箱。这么一算油耗应该能压在6.2个左右,摆明了是要跟思域1.5T和速腾1.5T EVO抢饭碗。哪天等红灯时听着涡轮泄压阀的嘶嘶声,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佛系轩逸吗?
混动版这次也学精了,电动机功率提到136匹,电池换成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成本降了15%续航反倒多了80公里。不过上次召回事件搞得人心惶惶,这回日产直接给全系都上了电池液冷系统,算是个亡羊补牢的明智之举。
说到价格这才是重头戏。现款9.98万起售的老套路肯定玩不转了,情报显示2.0T版本起售价可能定在13.98万,正好卡在卡罗拉锐放和思域劲动版中间。混动版要是敢卖到11.98万,那真是要和比亚迪秦PLUS DM-i贴身肉搏了。不过4S店小王跟我说了个大实话:"现在买轩逸的十个有七个是冲五年免息和置换补贴来的。"这话不假,再加上变态的保值率,很多网约车司机早就算明白了账——开三年转手相当于每天租金不到三十块,比租车公司还划算。
停车场里那台2012年的老轩逸,车屁股上贴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网约车"的段子,倒是道出了个朴实的真理:在老百姓眼里,皮实耐用才是硬道理。轩逸这次换代就像日产在中国市场的诺曼底登陆,当丰田还在用混动卡罗拉打防御战,本田拿型格卖运动情怀时,日产偏偏选了最实在的路子——把家轿的本分做到极致。正如他们内部开会时说的:"我们要让轩逸成为中国家庭的第二张身份证,就像当年的老三样那样。"这话听着煽情,但细想还真有几分道理。毕竟在街头巷尾此起彼伏的滴滴提示音里,轩逸的故事还远没到终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