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首款中大型SUV——YU7即将杀入市场。
这款车从申报信息曝光起就吊足胃口,尺寸直接拉到长4999mm、轴距3000mm,比Model Y大了一圈,后备箱塞下四个行李箱绰绰有余。
三款车型配置差异明显,电池和电机是关键:宁德时代三元电池容量冲到101.7kWh,弗迪铁锂版本也有96.3kWh,快充速度甚至比自家轿车SU7还猛。双电机功率最高飙到288kW,等红灯时一脚油门,旁边轿车只能看尾灯。
说到竞品,特斯拉Model Y和智界R7躲不过去。Model Y单电机版卖26万出头,但电池只有78.4kWh,比YU7少了近四分之一电量,好比手机续航差了两小时。
智界R7定价更狠,单电机版逼近30万,可惜车身短了十几厘米,后排跷二郎腿都憋屈。有意思的是,SUV普遍比轿车贵10%,但智界R7硬是把价差拉到3万,明摆着要赚更多利润,这给小米留足了操作空间。
定价套路得看自家兄弟。去年SU7基础版21.9万起,电池加大直接涨到24.59万,顶配差价够买台五菱宏光。YU7这次全系标配大电池,成本反而能压——宁德时代给自家兄弟的批发价,可比对外报价便宜个零头。
再看特斯拉,Model 3和Y的价差也就两三万,按这个套路,YU7起售价27万算是合理。但小米从来不爱按套路出牌,手机圈的价格屠夫称号,说不定要复制到车圈。
两种预测方法撕得厉害。按竞品对标,后驱版得卖27.5万,四驱版冲上31万;机器学习模型更狠,直接砍到26.59万起,四驱版压进30万内。
现实往往比算法更刺激——SU7卖了一年,电池成本降了8%,生产线良品率涨到95%,这些省下的真金白银,足够让YU7再砍一刀。真要较劲,三元双电机版杀到32万以内不是梦,隔壁智界销售估计得连夜改话术。
现在车圈卷得冒烟,但小米手里有张王牌:SU7十个月狂卖16万台,工厂24小时连轴转,毛利率眼看着从负数爬到3万多。
等2025年第二工厂投产,成本还能再薅一层羊毛。YU7要是把“大电池卖小钱”的套路玩透,怕是又要掀起一波排队潮。
参数党还在比电池小数点时,行家早已盯上了雷军供应链账本里的隐藏折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