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有驾

要说近几年汽车圈最惨的故事,英菲尼迪Q50L绝对能排上号。想象一下,一辆曾经高傲站在39万价位的豪华轿车,如今直接跳水到17.21万起,这得多绝望?更让人唏嘘的是,即使配备了211马力的动力和前后双独立悬挂,这车依然成了日系最惨淡的车型之一,几乎无人问津。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有驾

说起来,英菲尼迪Q50L真的是"人设崩塌"的典型案例。就像一个曾经光鲜亮丽的明星,突然沦落到了街头卖唱的地步,而且还没人驻足听一听。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有驾

从豪华跌入平民,39万直降到17.21万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有驾

记得几年前,提起英菲尼迪Q50L,那可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作为日产的豪华品牌,它的定价直指30万以上的豪华市场,最高配置甚至要39万。可现在呢?官方指导价最低已经跌到了17.21万起,这跌幅接近60%!放在任何行业,这都是触目惊心的崩盘。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有驾

这种暴跌的价格,在日系车阵营中绝对算得上是"高台跳水"的冠军。就连日产天籁这种大降价的车型,优惠力度也不过5万出头。丰田威飒虽然也降了6.5万,但跟这种从云端直接跌到地面的惨状比起来,简直算是轻伤。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有驾

产品力其实并不差:211马力+双独立悬挂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有驾

让人费解的是,这辆车的产品力其实并不差。咱们先来看看它的配置: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211匹,最大功率155kW,最大扭矩350N·m,匹配7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这套动力系统的表现可一点不含糊,百公里加速仅需7.9秒,动力储备相当充沛,中后段超车绝对有底气。

日系最惨车型!39万暴跌至17万,211马力+双独悬却无人问津-有驾

底盘方面更是豪华车的标准配置:前双叉臂独立悬架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组合,采用前置后驱布局。这套底盘设计相当扎实,悬架有韧性,车辆在加速过程中表现线性,急转弯没有明显的侧倾感,操控表现可圈可点。

空间方面也算够用,长宽高分别为4867*1823*1456mm,轴距2898mm。后排大个子坐进去,头部还能有一拳二指的空间,腿部空间更是宽裕到能轻松翘二郎腿。这样的表现,放在同级别车型中绝对是中上水平。

为何沦为"无人问津"的日系惨案?

明明产品力不错,价格也降到了"白菜价",为什么Q50L还是卖不动?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困境。

首先,设计审美严重滞后。Q50L外观虽然精致,但内饰设计风格已经明显落伍。中控台配有8英寸的中控屏和7英寸的下中控屏,这在当下大屏幕当道的时代,实在是显得有些寒酸。整个内饰风格相比现在的主流设计,确实给人一种"上个时代产物"的感觉。

其次,科技配置跟不上节奏。现在的消费者不仅仅追求实用性,更看重科技感和个性化体验。Q50L的配置清单里,居然连主动刹车或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都没有,这在豪华品牌轿车中是很难被接受的短板。

再加上品牌影响力的式微,英菲尼迪作为日产的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本就不如德系三强,更别说跟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建立情感连接了。

日系车的整体困境:不仅仅是英菲尼迪

实际上,Q50L的窘境只是日系车在中国市场整体表现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曾经占据中国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日系车,如今市场份额已经跌落到个位数百分比。不光是英菲尼迪,丰田、本田、日产等主流日系品牌都在经历"大放血"式的降价。

四五万的优惠已经成为常态,甚至本田思域和型格直接优惠3.5万,丰田荣放更是给到了4.8万的现金优惠,落地才14万出头。这在过去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日系车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偏慢,错失了先机。另一方面,日系车的品牌价值也从"耐用省油"的金字招牌逐渐褪色,在国产车品质迅速提升的今天,这些传统优势已经不再独一无二。

更重要的是,日系车在营销策略上似乎慢了半拍,没能及时捕捉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的新需求。当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智能、环保和个性化体验时,日系车还在坚持自己的"老一套"。

那么,还有救吗?

回到英菲尼迪Q50L,这款车的命运恐怕已经很难逆转。尽管价格降到了17.21万起,配置也不差,但其"上个时代产物"的内饰和落后的科技配置,已经让它与当下的消费者口味渐行渐远。

对于整个日系车阵营来说,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不同车型的表现各异,但整体趋势确实是在走下坡路。即便是像本田飞度这样曾经的明星小型车,月销量也从巅峰期的1.5万辆跌到了2024年7月的822辆。

或许,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倒是一个"捡漏"的好时机。毕竟,211马力、双独立悬挂的后驱车型,只要17.21万,这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只不过,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汽车市场,消费者需要权衡的已经不仅仅是性价比,还有未来的保值率和用车体验。

对于英菲尼迪和其他日系车来说,如果不能正视问题,加大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的投入,同时优化营销策略,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恐怕很难走出这个低谷。正如那句老话所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经让日系车闻名天下的"耐用省油"特质,在新能源时代已经不再是制胜法宝。

最终,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能赢得市场的,一定是那些真正懂得消费者、不断创新与进步的品牌,无论它来自哪个国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