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高铁应该是目前广东省内乃至全国少有能够赚钱明显的高铁线路,其运行效率很高,效益也非常不错。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是连接香港与内地高铁网络的关键工程,全长 26 公里,全段位于地下隧道内,设西九龙站 1 座车站。
作为香港首条高速铁路,其设计时速为 200 公里,实际运行速度受线路条件限制,平均时速约 175 公里。
例如,香港西九龙站至广州南站最短运行时间为 47 分钟,对应平均时速约 174 公里;至深圳福田站最短仅需 14 分钟,平均时速约 111 公里。
为什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设计时速 200 公里?
香港段采用全地下隧道方案,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
首先是工程安全与成本控制!
隧道穿越香港密集建成区和香港北部新界地区,需避开既有地铁线路、建筑物桩基及地质敏感区。若采用 350 公里时速标准,隧道断面需扩大 30% 以上,建设成本将增加约 40%,且施工风险显著上升。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
其次是空气动力学限制!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会产生压缩波和微气压波,时速 350 公里的列车在隧道内产生的压力变化可能导致旅客耳鸣不适。
香港段隧道设计参考国际标准,将时速限制在 200 公里以平衡舒适性与工程可行性。
最后是运营效率优化!
香港段作为短途跨境线路,站点密度适中(仅西九龙站 1 座),列车启停相对频繁。200 公里时速既能满足短途运输需求,又可降低能耗与设备损耗,提升运营经济性。
广深港高铁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在2024 年客运表现非常好与服务创新!
2024 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呈现客流强劲复苏态势。截至 9 月,西九龙站口岸累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 6280 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 12.1 万人次。
全年内地与香港双向发送旅客约 2741 万人次(内地往香港 1398.8 万,香港往内地 1342.3 万),其中深圳地区占比超 57%(深圳往香港 796.7 万,日均 2.18 万)。
总体上来看,如此庞大的客运量,需要铁路部门通过多个举措提升服务进行应对的!
西九龙站
1、运能动态调整:跨境列车开行数量从恢复初期的日均 77 列增至 190 列,节假日加开至 200 列以上,覆盖北京、上海、成都等 94 个内地城市。
2、灵活行服务创新:推出 “无座票” 和三次当日改签政策,全年服务旅客超 7 万人次,显著提升行程弹性。
3、通关效率优化:福田站升级电子闸机,港澳通行证识读速度提升 50%;西九龙站纳入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年外籍旅客增长 104%,免签入境人数同比增加 16.3 倍。
广深港高铁线路
广深港高铁的香港段通过 “一地两检” 模式实现 15 分钟内完成出入境查验,将香港纳入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
2024 年,其日均开行列车数较 2019 年增长 48%,跨境客流恢复至疫情前的 92%。
西九龙站
未来,随着深港西部铁路通道规划推进,香港段有望与广深第二高铁衔接,进一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 “1 小时生活圈”,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流通。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