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买车送黄金,是真的黄金。
宾利最近搞了个大新闻,推出了Batur的特别版,叫“黑玫瑰”。
这名字听着就贵气,实际也确实如此。
这车最扎眼的地方,就是车里那些闪瞎眼的18K玫瑰金装饰,足足210克。
这可不是镀金,是实打实的黄金,还是用3D打印技术“duang”出来的。
咱先不说这车开起来怎么样,光是这黄金,就够普通人奋斗好几年了。
问题来了,宾利为啥要这么玩?难道真的是钱多烧得慌?
表面上看,这好像只是有钱人的游戏,炫富的工具。但往深里想想,事情没那么简单。
一方面,这是宾利在探索超豪华汽车的边界。
你想啊,到了这个级别,车的功能性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啥?
是独一无二,是身份象征,是“人无我有”。
宾利这次把珠宝工艺搬到汽车上,就是想告诉大家,啥叫真正的“高定”,啥叫“孤品”。
另一方面,这也是宾利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现在都讲究电动化转型,宾利也一样。
但这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
所以在燃油车时代,宾利要尽可能地榨干每一滴价值,推出各种特别版、限量版,来吸引那些“不差钱”的客户。
毕竟,W12发动机,用一次少一次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车就是纯粹的“智商税”。
车嘛,说到底还是个交通工具,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有啥用?
还不如把钱省下来,多做点慈善。
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没道理。
但问题是,对于那些能买得起这种车的人来说,钱可能真的只是个数字。
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是与众不同的感觉。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宾利的这种尝试,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贵金属3D打印技术,回收黄金的再利用,等等。
这些技术,将来或许能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造福更多的人。
更别说这车全球限量16台,简直就是行走的理财产品。
买到手,放几年,说不定还能升值。
与普遍认知不同,这不仅仅是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一件收藏品。
说到竞争对手,有人会拿劳斯莱斯魅影说事,觉得它和宾利Batur定位差不多。
但实话实说,魅影在贵金属定制方面,确实不如Batur Black Rose那么极致。
阿斯顿·马丁DBS 770 Ultimate呢,又更偏向性能。
所以,Batur Black Rose在这个细分市场里,还真没啥直接的对手。
那么,这种“孤品”策略,会成为未来超豪华汽车的发展趋势吗?
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想想看,现在个性化定制越来越流行,大家都想拥有独一无二的东西。
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更是如此。
他们不缺钱,缺的是时间和创意。
宾利这种“一条龙”式的定制服务,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
毕竟,能买得起这种车的人,还是少数。
而且,定制周期长,成本高,也限制了它的普及。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时,是否忽略了这种消费行为背后,人们对于个性化、对于极致体验的追求?
最后,我想说的是,宾利Batur Black Rose的出现,或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这个时代,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艺术表达,一种身份象征。
至于它到底值不值2000万,那就见仁见智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确实刷新了我们对于“顶级奢华”的认知。
而这种对于极致的追求,或许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