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
今天咱们聊聊汽车圈的一个“奇葩”事件,雷诺CEO居然想用15%的欧洲市场份额换中国车企的电动车核心技术!
这操作,是不是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咱中国新能源汽车现在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凭啥要搭理他?
这就好比你家孩子考了全班第一,隔壁老王说让你孩子教他家娃,代价是以后考试让他家娃抄15%的答案,你乐意吗?
说白了,雷诺这波操作,暴露了欧洲传统车企深深的焦虑。
他们曾经是汽车行业的霸主,燃油车时代呼风唤雨,可到了新能源时代,就像个不会游泳的人掉进了深水区,只能眼巴巴看着中国车企像鱼儿一样自由穿梭。
根据2023年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8.6%,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照这个趋势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过15%,到时候雷诺许诺的“好处”也就成了笑话。
咱再看看雷诺自己的电动车,2024年,雷诺电动车销量只占总销量的12%,而同一时期比亚迪在欧洲的订单暴涨了470%。
这差距,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更扎心的是,雷诺的当家花旦梅甘娜E-Tech,电池是宁德时代的,电驱系统是法雷奥的,智能座舱直接用的安卓系统,所谓的“欧洲制造”,其实就是个组装货。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意大利手工披萨”,结果发现面饼是超市买的,芝士是国产的,连番茄酱都是亨氏的,就上面撒了几片进口的培根,然后跟你说这是正宗意大利风味,你气不气?
反观中国车企,那叫一个生龙活虎!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直接把欧洲碰撞测试中的Model 3撞成了“工业废铁”,这安全性,杠杠的!
蔚来的换电站,登陆慕尼黑的速度比宝马iX3充电还快,这服务,没得说!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的速度,比大众在狼堡的研发进度还快,这效率,简直逆天!
说句不好听的,雷诺现在就像一个落魄的贵族,手里拿着祖传的破碗,想用一点残羹剩饭换取别人的核心技术。
这就好比你拿着几张必胜客的优惠券,就想换海底捞的火锅秘方,人家老板不得把你轰出去?
而且,欧洲所谓的“市场开放”也充满了套路。
法国刚通过了《绿色补贴法案》,要求电动车至少60%的电池产自欧洲;德国准备对进口电动车加征“碳关税”;意大利更过分,要求中国车企必须使用意大利设计师。
这哪里是开放市场,分明是想“既要又要”!
就好比你去参加一个比赛,人家不仅要你交报名费,还要你自带裁判,还得让他们的选手先跑一半,这比赛还有公平可言吗?
面对欧洲这些小伎俩,中国车企也并没有坐以待毙。
上汽在伦敦建研发中心,专攻智能驾驶;吉利收购了雷诺韩国子公司34%的股份,反向输出技术;比亚迪更狠,直接把三电系统卖给了奔驰EQ系列。
这就好比你学会了武功,不仅不藏着掖着,还开班授徒,教你的对手怎么打你,结果你的对手还没学会,你就已经练成了更高级的武功,你说气人不气人?
数据也证明了中国车企的崛起。
欧洲汽车专利池中,中国申请人占比从2010年的3%飙升至2023年的41%;德国汽车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中国每辆电动车的专利数量是欧洲的2.3倍;慕尼黑车展上,中国车企展台的人流量是BBA总和的3倍。
这些数字,就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欧洲传统车企的脸上。
说到底,欧洲人想要的不是技术平等交换,而是想让中国永远当他们的技术打工仔。
他们还活在过去的美梦里,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可以随意制定规则的霸主。
但时代变了,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诺基亚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欧洲车企如果再不醒悟过来,恐怕就要步诺基亚的后尘了。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致力于传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协商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