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
根据媒体的消息,德国大众汽车董事会正计划提出一项方案,其中包括整体减薪10%和关闭部分德国工厂的建议。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导致德国传统的燃油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引发行业崩溃。
因此,这家大型企业提出了这一大规模的“瘦身计划”,这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除此之外,整个欧洲汽车行业都陷入了困境,难道意味着德国汽车工业真的要进入“寒冬”了吗?
大众汽车。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税。
新能源汽车已经变成一个十分常见的车型,特别是在欧洲,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
欧洲国家都普遍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据估计,英国每年有近4万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
欧盟国旗。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欧洲国家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另外,欧洲是一个传统能源消耗量较高的地区。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部分欧洲市场的份额,由于能源供应能力较低,高度依赖进口,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新能源汽车。
为了保护当地制造业,欧盟希望通过提高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关税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中国电动汽车无论在技术规格、生产效率还是价格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10月5日,欧盟投票决定在未来五年内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这一决定引起了国内外众多车企的反对和不满。
欧洲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在技术创新上落后,而欧盟当前的举动可能使得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上升,从而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德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奔驰和宝马均公开表示反对,它们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会削弱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
中国商务部也明确表达了反对态度,并敦促欧盟通过磋商方式解决贸易摩擦,以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备受欢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亲民的价格已经赢得了大多数欧洲人的认可。
近期,中国与欧盟就电动汽车调查问题展开了磋商和博弈,10月28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欧双方已经开始下一阶段磋商,中方希望双方加快推进,尽早取得实质性突破。
”。
新能源汽车。
在磋商过程中,双方存在重大分歧,未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新一轮的磋商谈判中,最关键的原则就是继续将价格承诺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欧洲车企之所以来华投资,主要是为了与中方进行技术合作,加速自身的新能源转型进程。
欧洲汽车品牌。
有些分析认为,如果欧方采取歧视性措施,中国企业将完全失去与在华欧企进行技术合作的动力。
在双方磋商期间,由于关税问题,德国车企已经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
大众或将全员减薪。
一位知情人向媒体透露,德国大众汽车董事会已制定计划,打算削减其表现不佳的乘用车品牌约40亿欧元的成本。
此外,还提议全体员工减薪10%,暂停2025年和2026年的工资增长计划,以及关闭部分德国工厂的方案。
汽车生产。
大众汽车集团在10月11日宣布,其第三季度全球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1%,其中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是下降了15%。
这表明欧洲汽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包括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因素。
欧洲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在内,需要应对中国和欧盟之间贸易紧张所带来的影响。
大众汽车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进行重大改革。
一方面,欧洲市场的需求不旺;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电气化汽车带来了许多挑战,特别是德国高昂的成本,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新能源汽车。
大众汽车首次考虑关闭德国工厂,以实现未来持续发展并降低成本。
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此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了全年销量预期,除了大众欧洲以外,其他车企似乎也过得不太如意。
大众汽车集团。
近期,奔驰和保时捷两大著名豪华品牌在发布的财务报告中透露,它们的利润也出现了显著下滑。
今年全球对电动车的需求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为了赢得消费者和经销商的支持,奔驰汽车不得不加大优惠力度,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上汽大众。
短期内这种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长远来看难以持续。
此外,保时捷正在增强其在中国的研发能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涌入市场。
这让欧洲老牌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此前欧美汽车股“熄火”,阿斯顿·马丁、雷诺、大众汽车集团等多家公司股价大幅下跌。
阿斯顿·马丁。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环境下的消费者对豪华进口车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可以预见的是购买力不足。
然而,与欧美豪华品牌低迷的行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多种豪华车型正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大众。
国内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借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机遇而迅速扩大。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汽车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
因此,传统燃油车已经不再是中国市场上的优势,德国之所以决定减薪关厂,是为了确保企业的生存。
大众。
结语。
大众汽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求生存,在这场席卷整个行业的巨变中,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中国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通过产业链整合、价格优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必然的。
为了在世界汽车行业保持竞争力,德国必须改变其保守的战略,与市场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与创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