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门店的玻璃幕墙前,一位年轻顾客正反复刷新手机界面——全国仅存的7辆Model X现车在4月11日上午被抢购一空,展厅里陈列的展车已被贴上“已售”标签。 这款起售价高达80万元的美产豪车,突然成了比黄金更抢手的硬通货。
这波抢购潮背后是突如其来的贸易政策变化。 4月3日生效的美国对华汽车关税新政,让美产整车进口税率飙升至125%。
福特汽车率先作出反应,正式切断对华整车出口通道,受波及的包括年销量过万的F-150猛禽皮卡和Mustang跑车。
位于密歇根州的工厂里,原本发往上海港的烈马SUV正被重新打上“仅限北美销售”的标签。
在上海陆家嘴的道朗格体验中心,雪佛兰TAHOE展车的价格牌已被撤下。 销售顾问透露,这款全尺寸SUV若继续进口,落地价可能突破百万门槛。
通用汽车进口业务负责人证实,他们正在将中国官网的“立即订购”按钮替换为“意向登记”,已支付的定金可随时退回。 展厅里价值百万的GMC育空皮卡,此刻更像一件展示品。
关税大棒正在重塑汽车产业链。 福特虽然暂停整车出口,但仍在维持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对华贸易。
肯塔基州的变速器工厂里,工人们正为发往长安福特的生产线赶制最新批次的8AT变速箱。 这种“断尾求生”的策略,暴露出跨国车企在贸易战中的生存智慧。
特斯拉的应对更显戏剧性。 加州工厂生产的Model S/X从中国官网消失的同时,上海超级工厂的Model Y产能正在爬坡。
值得玩味的是,北美生产的Model Y仍有25%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商。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的自由贸易理论,与特斯拉供应链的现实形成微妙反差。
这场关税风暴中,真正的重创发生在产业链深处。 Stellantis集团关闭了加拿大温莎装配厂,900名美国工人收到裁员通知。
墨西哥的零部件工厂里,原本发往底特律的转向机总成堆满仓库。 沃尔沃集团宾夕法尼亚工厂的机械臂停止运转时,流水线上未完成的重卡驾驶室永远定格在4月18日。
美国汽车研究中心的报告揭示出冰冷数据:2025年车企将额外承担1080亿美元成本。
福特每辆F-150的生产成本激增5000美元,通用旗下别克车型面临20%的价格上调压力。 北美经销商展厅里,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雨刮器和车灯正在悄然涨价。
中汽协的声明为这场混战添加了注脚:“高度国际化的汽车产业正在遭遇人为割裂。 ”当上海港的滚装船减少美产车班次时,深圳盐田港发往北美的电动汽车电池包数量也在同步下降。 这种双向的贸易萎缩,正在改写持续三十年的全球汽车贸易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