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对卡罗拉还真挺有好感的。那时候刚开始了解混动车型,网上一通刷,越看越觉得卡罗拉顺眼——小巧、省油,还挺好看。特别是它那个双擎版本,油转电那一套技术,说实话,在十万出头的车里确实挺有吸引力的。
关键是这车不贵,对预算紧张的家庭来说,是个务实之选。我心里就琢磨着,哪天抽空去店里看一眼,实车到底咋样?坐进去感觉舒服不舒服?方向盘好不好打?油门轻不轻?
结果真去了4S店,一看,才发现情况不对劲。
没试驾车?我怀疑你在开玩笑
门店里就孤零零地放着一辆展车,说是展示用的。我寻思着先不着急,至少坐进去看看呗。结果销售上来第一句话就把我整不会了:“我们这儿卡罗拉现在没有试驾车,也没有现车。”
我愣住了:“那……不试试车就直接买吗?”
销售倒是很镇定:“我们这边现在卡罗拉是走线上模式了,您得先在平台上下单,交了定金之后才会排产,到时候厂家发车。现在线下没有车看,也没有试驾。”
我当场人麻了。
内饰一言难尽,这车怎么卖情怀啊?
本来我对卡罗拉的内饰没啥特别期待,毕竟家用车嘛,不指望它多豪华。但真坐进去一看,那中控屏着实小得有点寒碜,整个内饰给人的感觉也比较老派——就是那种“熟悉的丰田味儿”,你懂的,像是开回了驾校的教练车。
别说智能化了,连基本的氛围感都没有,质感也谈不上。关键是,这样的车,你连让我试都不让我试,让我怎么掏钱?
丰田学特斯拉?有点盲目了吧
据说这套“线上下定+门店无现车”的玩法,是丰田借鉴特斯拉的销售策略,走直营化模式。可说实话,真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这样搞。
特斯拉可以这么玩,是因为它的用户群愿意接受这样的购车逻辑。他们本身就偏向于线上操作,对线下试驾不是刚需。再说特斯拉有技术滤镜,很多人是冲着“科技范”去的。
可你卡罗拉呢?靠的是几十年积攒下来的“省心靠谱”的口碑,用户群体更看重的是实用、耐用、看得见摸得着。你把这关键环节一砍,不等于直接割裂了和用户之间的信任通道吗?
没实车、没体验,就让我交钱?
说到底,买车这事儿,和买手机、买衣服不一样。它是个大件,是大多数人生活里的重要支出。很多人就是图个心里踏实,想试试方向感、坐姿、刹车响应这些实际体验。
现在倒好,全凭销售嘴上说说,或者看看官网的图文介绍,就让我决定买不买?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样赌一把的。
这就好比让人“蒙眼买车”,你说有几个人敢干?
国产新能源早就不玩这套了
你再看看现在的国产新能源车,个个都在努力堆配置、拼服务。无论是比亚迪、吉利、还是零跑,哪家不是进门就安排试驾?大屏、智能语音、辅助驾驶那一套一个都不少,价格也差不多,甚至更低。
消费者自然会对比。十几万能买一辆可以试、能摸、技术新、空间大的国产新能源车,那为啥还要闭着眼买你这个不能试驾、配置普通、还走线上盲订的老选手?
这么卖车,是自信还是傲慢?
我不反对厂商探索新模式,但你得看对象、看时机。卡罗拉靠的是“群众基础”,你这一下子跟用户拉开距离,让他们连试都试不了,这真的不是在测试用户忠诚度,而是在消耗它。
更别说现在用户选择太多,稍微一犹豫就跑去别家下单了。你卡罗拉是有光环,但不是无敌的。
总结:这波操作,卡罗拉可能真要凉半截
说到底,丰田这次改模式,并非全然不可取,但“强推线上盲订、砍掉试驾”这件事,至少在当下,是不合时宜的。它忽略了一个最核心的购车逻辑:车是开出来的,不是看图片决定的。
如果再不及时调整策略,等消费者的耐心被耗光,卡罗拉的“国民车”地位也许真就拱手让人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