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这次是真急了。
原本计划2027年推出的入门级电动车,现在硬生生提前到2026年上市。
看来在电动车这条赛道上,即便是百年豪华品牌,也得跟着市场的节奏小跑起来。
奥迪掌门人多尔纳最近亲口证实,公司正在研发一款和奥迪A3同级别的电动车。
这款车将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生产,摆明了是要和特斯拉Model 3、宝马i3这些老对手掰手腕。
有意思的是,奥迪这次似乎铁了心要另起炉灶,连自家兄弟大众的现成平台都不打算用。
说到大众ID.3,这款车已经卖了快五年,按理说是个现成的模板。
但奥迪的工程师们显然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觉得用ID.3的平台打造新车,就像是把去年的年夜饭热一热端上桌——不是不能吃,就是差点意思。
更何况ID.3在国内市场已经打下基础,现在再出个换壳版本,消费者未必买账。
倒是大众新推出的ID.2概念车更值得玩味。
这款车定位比ID.3还低,续航能做到450公里,预计售价不到20万人民币。
奥迪要是拿这个平台来改造,既省了研发成本,又能保持品牌调性,倒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不过以奥迪的性子,八成会在用料和配置上做文章,毕竟要维持豪华品牌的面子。
说到平台技术,这里头的水可就深了。
大众现有的电动车平台分两种:一种是后驱的,像ID.3用的就是这种;另一种是前驱的,专门给小车用,ID.2就是典型代表。
奥迪这次要做的入门电动车,大概率会用前驱平台。
至于大众和Rivian合作开发的新平台,那是给下一代电动车准备的,奥迪现在可等不起。
看看新款ID.3的申报图就知道,大众系电动车正在悄悄变脸。
前脸设计更简洁了,后包围从塑料换成了喷漆材质,这些小改动看似不起眼,实际上都是在为降低成本做准备。
车身尺寸还是老样子,4米2的车长配上2米76的轴距,典型的紧凑型车身材。
电机功率125千瓦,和现款保持一致,看来大众是把功夫都花在续航和智能化上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奥迪的难处。
作为豪华品牌,它既要维持身价,又得放下身段抢市场。
Q4 e-tron卖得不错,但价格门槛还是太高。
这次推出A3级别的电动车,明显是要把价格打到30万以内。
这个价位正好卡在ID.3和Q4 e-tron之间,既不会抢自家生意,又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其实奥迪这么着急推新车,也是被市场逼的。
现在20-30万价位的电动车市场,简直就是修罗场。
特斯拉时不时降价促销,比亚迪汉EV虎视眈眈,就连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也在这个区间布局。
奥迪要是再端着架子慢慢来,恐怕连汤都喝不上热乎的。
不过话说回来,电动车终究是讲究技术的。
奥迪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口碑,能不能顺利转化到电动车上,还得看真本事。
续航、充电、智能化,这些硬指标一个都不能少。
豪华品牌的光环能加分,但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光靠标致恐怕不够。
大众集团这盘棋下得挺大。
奥迪主打高端,大众走量,斯柯达负责性价比,三个品牌在电动车市场形成梯队。
这次奥迪提前推出入门电动车,等于是把产品线又往下探了一截。
以后20万出头就能买奥迪电动车,这事儿放五年前想都不敢想。
有意思的是,奥迪这次特意强调新车会在德国生产。
要知道现在很多豪华品牌为了降低成本,都把入门车型放到东欧或者墨西哥生产。
奥迪反其道而行,八成是想打"德国制造"这张牌。毕竟在电动车时代,工艺品质反而成了稀缺资源。
从产品节奏来看,2026年这个时间点选得很微妙。那时候特斯拉的下一代平台车型应该已经上市,宝马的电动化转型也进入深水区。奥迪要是能拿出一款既有品牌溢价,又有性价比的产品,说不定真能后来居上。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能把概念车上的酷炫设计,原汁原味地量产出来。
电动车这场马拉松,现在才跑到中途。奥迪这次加速,既是被对手逼的,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毕竟在汽车行业,慢一步可能就要用十年追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