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州车展的前一天,安聪慧穿着一身白衬衫和牛仔裤,出现在帝豪EV的发布会上。但他那晚的主要任务并非是宣布帝豪EV的上市,而是对外发布“蓝色吉利行动”战略。
这项战略的核心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也就是说,到2020年,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100万辆,这在当时在场的经销商、媒体间引起了一阵骚动。回过头看,吉利应感谢当年这个激进的目标,使自己没有错过这波新能源浪潮。
9年过去,同样是在广州车展的前一天,这次吉利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沃尔沃宣布将所持有的30%的领克股权出售给极氪,交易价格为54亿人民币,预计于明年一季度完成;同日,吉利控股又官宣“对领克汽车进行了股权结构优化”,“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领克其余49%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
这两则消息意味着,领克将与极氪进行整合,今后由极氪CEO安聪慧统筹管理两个品牌。具体怎么整合?安聪慧在今晚的极氪Q3财报分享会上,分享了他的主要思路。
协同
这轮整合将围绕着一个总纲领进行:合并后,极氪、领克保持双品牌战略,市场上仍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但为了避免不同品牌间的内核,安聪慧对两个品牌的定位、产品规划、技术资源等都进行了重新梳理。
在品牌定位上,极氪定位豪华品牌,领克定位高端品牌,二者将形成合力,覆盖中高端市场。
在产品规划层面,安聪慧打算从车型大小、能源方式这两个维度进行区隔。其中,极氪销售中大型车,领克主打中小型车;而在能源形式上,极氪在中型车领域聚焦纯电,大型车领域聚焦混动,领克则在小型车市场聚焦纯电,中型车市场聚焦混动。
在技术层面,安聪慧会努力让领克和极氪实现最大化的协同。
他举了几个例子进一步阐释他的构想,比如在机械、架构方面,最大程度地减少架构,两个品牌的电子架构未来也会逐步走向统一;座舱硬件、底层软件、中间件上,双方保持一致;在应用层,领克保留魅族os,极氪则保留极氪 OS。
安聪慧预估,假如二者实现协同,研发投入能至少降低10%-20%;bom成本至少能降低5%-8%;二者的渠道也能实现高度互补,整合的优势不言自明。
事实上,自吉利发布《台州宣言》,强调“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后,整个集团已有不少整合合并的动作,但今日领克、极氪两大独立子品牌的合并,算是吉利”战略聚焦“的关键一步,也算是其中最难走好的一步。因为这两个品牌都足够强,框架也足够大,要想让它们丝滑地融合在一起不容易。
互搏
曾几何时,领克一度是吉利集团的宠儿。因为它从沃尔沃那里继承了一半高端品牌的“血统”,所以吉利赋予了它带领集团冲高的使命,并把当时吉利“最先进的生产力”CMA燃油架构给了它。
领克也没有辜负吉利的期望。在领克、WEY等品牌出现之前,15万-20万区间的自主品牌,月销量常年徘徊在几百台。但领克自2017年底推出第一款产品至2023年底,在车型均价超过15万的前提下,只用了6年多的时间便实现了100万台的总销量。
另一组数据或许更能体现领克对吉利的贡献。2019年,年销12.8万辆的领克品牌,凭一己之力,将年销量136万辆的吉利集团单车均价拉高了近7%。
如果不出意外,领克作为吉利旗下唯一“高高在上”的品牌,将继续为吉利在中高端市场冲锋陷阵。但是“蓝色吉利行动”战略制定的到2020年底新能源销量占集团总销量90%的目标并没有实现,李书福并不认为问题出在战略方向上,所以2021年,吉利又公布了两个“蓝色行动计划”,继续发力新能源车市场。极氪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领克的命运就此来到一个转折点。
2020年领克旗下的纯电概念车——领克Zero最后变成了极氪001,失去了首款纯电车型的领克,被迫在2022年下半年以混动路线切入新能源市场。
但新的问题很快又来了,在领克所处的价格区间内,纯电亦是重要的销量来源,但领克一旦涉足纯电市场,必将与极氪成为对手。另一边,极氪在小米的冲击下,迫切需要另一种动力形式的产品避开与竞品的直接较量,这样一来,领克的处境势必会变得尴尬。
“多生孩子好打架”在增量市场里行之有效的打法已经在存量市场中失灵了,臃肿的品牌矩阵未必能换来更多的销量,重复投资还会导致集团资源的浪费。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书福的聚焦整合战略无疑体现了他仍旧敏锐的战略眼光,而极氪与领克的整合,纵然难,但正确。
题图来源:《教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