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

如果你还记得去年1211日极越汽车的闪崩,那场面可以说是车圈版的《大逃杀》。员工讨薪、供应商追债、车主维权,场景堪比一出现实版的悲剧大片。时隔4个月,极越的故事又被纪录片《激流2》翻了出来,揭开了这家造车新势力从高光到低谷的全过程。看完之后,我只想说一句:极越的倒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先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极越的CEO夏一平在片中有几句话,简直可以拿来当失败者的金句

- “4年时间花了不到160亿,真的很省。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这话听着像是炫耀,但细品却透着无奈。造车新势力的烧钱速度,堪比火箭升空,160亿在这个圈子里确实不算多,但问题是——钱花了,车卖不动,品牌没立住,省得再多也没用。

- “现在谁不是亏钱卖电车的。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这句话倒是没错,整个新能源车圈都在亏钱,连特斯拉都经历过差点死掉的阶段。但问题是,亏钱可以,亏得有价值才行。极越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撑不起它的亏损规模,最终只能被市场无情淘汰。

- “我只能说,我还在。

这句听着像是励志,但其实更像是无奈的自我安慰。夏一平还在,但极越已经不在了。员工讨薪、供应商垫款、车主维权,这些烂摊子,谁来收拾?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极越的倒下,背后有太多问题。品牌更名是个转折点,但真正的死穴,是它没能在产品、营销和资金链上找到平衡点。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拼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品牌认知、用户体验和资本运作。极越的失败,几乎是教科书级的反面案例。

先说产品。极越的车,技术上没什么硬伤,但也没什么亮点。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要么选技术领先的,要么选性价比高的,极越的车却偏偏卡在中间,既不够,也不够。你说它是平庸之作,可能都算夸它了。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再说品牌。极越的品牌认知度,几乎可以用透明来形容。改名、换LOGO、重新定位,这些操作看似是在升级,实际上却让消费者越来越迷惑:极越到底是个什么品牌?它的定位是什么?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没人能说清楚。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最后是资金链。造车是个烧钱的游戏,极越的资金链断裂,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纪录片里提到的供应商李红星,垫款几千万却拿不到回款,这种情况在极越的供应链体系里并不少见。资金链一断,整个体系就崩了。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极越的倒下,不只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反映了造车新势力的整体困境。新能源车市场看似风光无限,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玩家都在亏钱。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头部品牌尚且在苦苦支撑,更别说像极越这样的边缘玩家了。

极越的倒下,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车主来说,维权难度大,售后服务几乎停摆;对员工来说,讨薪的路漫长而艰难;对供应商来说,垫款回不来,损失惨重。纪录片里提到的供应商李红星,几乎是所有乙方的缩影:中标时满心欢喜,回款时满心绝望。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但这个故事还没结束。夏一平说他还在,极越也有可能复工复产。但问题是,消费者的信任还能挽回吗?市场的机会还在吗?这些问题,没人能给出答案。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想说一句:商业世界从来不缺失败者,但失败的原因却总是那么相似。极越的倒下,是一个警示——造车新势力的路不好走,烧钱可以,但烧得有价值才行。希望极越的故事,能给后来者一些启发,也希望那些被极越拖累的人,能尽快走出困境。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突然就明白了,极越汽车为什么会倒闭!-有驾

商业世界,激流勇进,但也要记住,水面下的暗流,才是真正的危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