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卖得不错,但总有人说它油耗高。
帝豪GL 1.4T百公里8升,朗逸1.4T只要6.5升,连奇瑞艾瑞泽GX 1.5T都能跑到7.5升。
这差距看着不大,可老百姓加油时,钱包的感受最真实。
有人说问题出在发动机和变速箱。
这话对,但也不全对。
国产车这些年确实在动力总成上吃过亏,早年间都是拆开别人的机器照猫画虎。
等咱们开始正经搞研发,人家外资品牌已经在琢磨怎么让发动机少吃多干活了。
吉利虽然买了沃尔沃,可沃尔沃自己当年用的还是福特的发动机,这事儿挺有意思。
吉利现在用的1.5T三缸机,技术源头能追溯到三十年前。
不是说老技术不好,但和现在主流厂商那些双喷射、双循环的新玩意比,确实差着辈分。
这就好比别人都在用智能手机了,你还在研究怎么把大哥大做得更精致。
变速箱倒是进步明显。
吉利和沃尔沃鼓捣出来的七速湿式双离合,传动效率能到97%,还能兼容混动系统。
不过低端车上用的还是采购的CVT,这就造成个有趣现象:同一品牌的车,变速箱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路子。
但要说油耗高的锅全让动力系统背,吉利工程师肯定不答应。
他们有个很硬气的理由:我们车重啊!
帝豪GL比轩逸重了小三百斤,相当于常年多拉着两个成年人在跑。
钢材用得扎实,钣金比合资车厚实,这些分量都是实打实的。
这事儿让人想起个老笑话:有人抱怨卡车费油,司机说你把货卸了就不费油了。
吉利现在的处境有点像这个司机,安全性和用料堆上去了,油耗自然下不来。
新博瑞比老款省了2升油,说明他们也在找平衡点。
其实老百姓心里都明白,车重和安全往往是鱼与熊掌。
日系车省油的秘诀之一就是轻量化设计,但真要出了事故,那薄铁皮看着就心虚。
吉利选择的路子,倒很符合中国人"宁可多花点钱也要买个踏实"的消费心理。
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愿不愿意为这份踏实买单。油价涨涨跌跌,但总体趋势是越来越贵。吉利要想真正和合资品牌掰手腕,光靠堆料还不够,得在省油和安全的跷跷板上找到更巧妙的支点。
车终究是拿来开的,不是拿来称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