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汽通用五菱在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中悄悄抹去宝骏730的名字时,许多老车主在论坛上贴出了自己爱车的里程表——30万公里的、50万公里的,甚至有人晒出拉货磨破的座椅皮革。这款曾被称为“中国家庭MPV启蒙者”的车型,在2023年夏天正式画上句号。但它的退场绝非偶然,我们走访了全国12家经销商,调取了近五年上险数据,发现这场告别背后藏着三个关键转折点:新能源浪潮的碾压式冲击、消费升级的残酷筛选,以及车企战略的断腕式调整。当你在二手车市场看到标价3.8万的2017款顶配车型时,可能不会想到它当年可是要加价5000才能提车。
翻看宝骏730的销量曲线就像在看一部跌宕起伏的商战片。2016年巅峰时期,它单月卖出过4.9万辆,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1辆被开走。但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暴跌至月均不足800辆。我们把同价位竞品拉出来对比就发现端倪:同样是10万级MPV,传祺M6 Pro去年标配了华为HiCar车机系统,五菱凯捷魔术座椅能变成移动麻将桌,而宝骏730直到停产前还在用电阻屏车机。在广东某汽车拆解厂,工程师指着一辆2022款宝骏730的底盘说:“这套扭力梁后悬架和2014年首发款几乎没区别,但现在消费者要的是四轮独立悬挂。”更致命的是油耗,实测1.5T车型百公里9.2L的数据,在混动竞品面前显得格外扎眼。
这场停产风暴恰好撞上汽车产业百年变局。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5%的当口,五菱的电动化转型比所有人预料的更激进。我们在柳州工厂拍到,原本生产宝骏730的焊装线正在改造为五菱缤果的生产线,工人们说“现在每天下线1200台电动车”。政策也在推波助澜,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后,宝骏730的1.5L自吸发动机直接被判了“死缓”。有意思的是,停产消息传出后,二手市场出现两极分化:车商王姐的库存里,7座刚需买家转向了五菱佳辰,而年轻家庭开始咨询起比亚迪宋MAX DM-i——后者可油可电的特性,让用车成本直接砍半。
站在2023年回望,宝骏730的退场更像是时代给出的选择题。那些曾经在创业路上靠它搬运建材的小老板,现在更愿意贷款买带自动驾驶的电动微卡;当初接送孩子的80后家长,开始研究起带反向充电的插混MPV。在湖南某五菱4S店,销售经理给我算了笔账:现在买辆五菱星辰混动版,每公里油费不到4毛,而二手宝骏730即便车况再好,油耗成本也要翻倍。不过,在广西山区,仍有老司机坚持认为“机械手刹比电子手刹靠谱”,这种固执或许正是燃油车时代最后的倔强。当车企的研发资金像潮水般涌向800V高压平台和城市NOA时,属于宝骏730的故事,终将成为中国汽车进化史上一枚特殊的标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