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车难、卖车难、周转慢”,29家已跌破4%的运营成本临界点,二手车商面临“生死困局”

“收车难、卖车难、周转慢”,29家已跌破4%的运营成本临界点,二手车商面临“生死困局”-有驾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在多项利好政策的持续刺激下,我国二手车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达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对应交易总额突破1.28万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均刷新行业纪录。

而在市场规模创新高的背后,行业正经历深度结构性调整。受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升级影响,二手车行情呈现剧烈波动,部分主流品牌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出现价格倒挂现象。以某合资品牌畅销SUV为例,其准新二手车挂牌价较换代新车终端优惠价高出近2万元,这种“新车比二手更便宜”的异常现象直接导致二手车商库存周期延长、毛利率收窄至5%以下的行业低位。

4月10日,暮色中的北京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王强(化名)站在展厅门口,身后多辆别克威朗Pro在LED冷光下泛着金属寒光。这些去年以每辆11万元收进的准新车,此刻正对着4S店7.39万元的促销价沉默示威——总计几十万元的账面亏损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这个从业二十年的老车商第一次感到彻骨寒意。“现在每卖一辆车就像在割肉。”他摩挲着车前盖语气里满是无奈的落寞。

信息差卖车已不再实用

行业的阵痛仍在不断蔓延。转战新能源赛道的李明(化名),2024年9月以9.2万元收来的大众ID.3,如今在补贴价9万元的新车价格前沦为笑柄。更令他窒息的是,展厅里七辆类似遭遇的电动车,每天正以合计超千元的资金成本持续失血。“新能源车的残值就像过山车,我们却要拿真金白银买单。”

在郑州二手车城,赵磊(化名)盯着库存系统里滞留103天的本田思域,手机屏幕蓝光映出满眼血丝。“车位费加资金成本每天237元,现在卖亏2.8万,不卖亏更多。”

上述车商的遭遇折射出行业集体困境:当新车市场价格战演变成“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死亡螺旋,二手车商赖以生存的定价体系已千疮百孔。

赵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以前平均库存周转率为15天左右,目前库存时间延长至40天,甚至有的会过百天。他认为:“车企的轮番降价,对二手车市场冲击很大,一方面新车价格下降直接传导至二手车市场,另一方面,降价导致客户观望,市场购买情绪低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全国二手车库存周转天数仍高居42天。

这种系统性风险正在重构行业生态。在一家主营二手新能源汽车的门店,负责人掀开Model 3前盖,电池模块上的出厂标签仿佛在嘲讽他的误判。“去年32万收的车,现在新车降5万,二手只能降7万。”他展示的后台数据显示,纯电动车型三年保值率已跌至45.3%,每台车平均吞噬1.5万元利润。更致命的是消费者认知颠覆——“现在客户进店第一句就问‘这车比新车贵多少’”。当二手宝马3系比新车还贵2万元的荒诞场景频现,传统依靠信息差的盈利模式彻底崩塌。

恐慌情绪催生行业“应激反应”,多地二手车市场出现反常的“惜收潮”,车商宁愿支付违约金退订车源也不愿收车。数据显示,在百强二手车企中,49家单车毛利率徘徊在4%—6%生死线,29家已跌破4%的运营成本临界点。

薄利多销成常态

在业内看来,当前二手车市场仍处于复苏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流通效率提升与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压力在最新交易数据中得以充分映射。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2个月,全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量为285.25万辆,同比下降1.3%,累计交易金额为1862.21亿元。其中,2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39.12万辆,环比下降4.79%,同比增长15.78%,交易金额为898.58亿元。

汽车行业观察员赵永琪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指出,当前二手车商的经营压力折射出行业结构性变革的阵痛。一方面,随着准入门槛降低,持证经营主体数量五年间呈几何级增长,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另一方面,头部平台通过算法定价系统等技术赋能构建竞争壁垒,某头部企业已实现40%的周转效率提升,这种“效率代差”迫使传统车商陷入“不进则退”的生存困局。

“我们正经历行业二十年未有之变局。”某资深车商坦言,当新车价格波动周期从季度级压缩至周度级,传统经验主义全面失效。在转型浪潮中,部分先行者开始探索“以销定采”轻资产模式或布局官方认证二手车业务。然而更多中小车商如同凝固在琥珀中的昆虫,在新能源转型与价格战的双重挤压下,被动等待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市场回暖。

不过,为适应环境,二手车商也开始改变策略。在渠道变革方面,二手车商正构建“立体化车源网络”。杭州某头部车商通过短视频平台智能监测系统,日均扫描超50万条个人车源信息,其直播收车转化率较传统渠道提升3倍。青岛创新推出的“数字拍卖+即时零售”混合模式更具示范意义:每周三场电子竞拍实现车辆周转周期压缩至7天以内,较传统模式缩短60%,参与车商毛利率虽降至3.8%但资金周转率提升4倍,验证了“薄利多销”的新商业逻辑。

政策层面也在持续释放利好。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全面落实“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同时加强汽车数据共享,支持第三方信息查询平台发展。次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李刚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将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地区在二手车流通、汽车后市场等领域先行先试。

而针对行业痛点,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二手车商面临“收车难、卖车难、周转慢”的恶性循环,尤其在新能源领域,检测标准缺失、质保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消费者信心。他认为,“二手车市场正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企业需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服务升级与模式创新,实现从‘规模红利’到‘价值红利’的跨越,为汽车产业‘双循环’注入持久动能。”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