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炸裂的,估计不少人看了都要瞪大眼。特别是手里钱不算特别多,又想够一够豪华品牌车的朋友,这波机会可能真得抓住。
啥事儿呢?主角是凯迪拉克XT5。你想啊,这车以前刚出来那会儿,定位就是中型豪华SUV,直接对标的就是BBA家里那几位——宝马X3、奔驰GLC、奥迪Q5L,起码也得是个四五十万的价位吧?高配能奔着50万去了。
可现在呢?你敢信吗,它的入门价直接掉到了23万出头!对,你没听错,23.59万。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是不是看错了?还是说这是啥库存车、二手车或者压根不是正规渠道的?结果仔细一查,嗨,还真是官方认可的终端价,实实在在的优惠。
这算下来,差不多是直接腰斩了,从当年的“高不可攀”一下变得“触手可及”。感觉凯迪拉克这次是真的铁了心,与其在那儿端着,不如直接甩底牌,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降价,来硬抢市场。这招棋,你说它是无奈之举也好,是破釜沉舟也罢,反正挺让人意外的。
别以为价格下来了,车就缩水了。我仔细看了看,配置上可没怎么含糊。动力还是那套大家比较熟悉的2.0T发动机,搭配48V轻混系统,最大能压榨出237匹马力,扭矩有350牛·米。这数据在中型SUV里头,绝对不算弱鸡。变速箱是9速手自一体的,换挡挺平顺的。
而且啊,别忘了,这可是美系车,尤其是凯迪拉克,对动力的调校向来有点自己的脾气。那个350牛·米的扭矩,1500转就能爆发出来,啥概念?就是你起步或者低速状态下,轻轻一点油门,车子就能很精神地窜出去,超车啥的也挺有底气,不像有些车得把油门踩到底才慢悠悠地提速。这种低扭充足的感觉,开起来还是挺爽的。
底盘这块儿,悬架结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重点在于调校。美系豪华车的强项是啥?舒适!XT5就把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悬架软硬适中,过滤路面颠簸特到位,开起来或者坐着,就感觉跟坐在家里的大沙发上一样,那种厚实、稳当的感觉特别讨喜。尤其是跑长途,真能体会到啥叫舒服。就算偶尔走点非铺装路面,带四驱的车型还有后桥限滑差速器撑着,也挺从容的。
外观设计嘛,还是凯迪拉克那种比较硬朗、有棱有角的感觉。前脸大大的盾形进气格栅,配上犀利的大灯,看着就挺有气势的。车尾我挺喜欢它那种有点像钻石切面似的线条,看着挺高级的,不像有些车圆溜溜的没啥辨识度。整个造型放在现在看,也一点不过时。
内饰更是下了血本。最抢眼的就是那块33英寸的环幕大屏,9K分辨率,看着就觉得清晰度爆表。而且据说里面是高通8155芯片,操作起来特别流畅,一点不卡顿。你想啊,这芯片之前可只有那些动辄七八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电动车或者顶级豪华车上才舍得用。现在一台20多万的SUV给你配上了,这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感觉直接跟那些造车新势力肩并肩了。那个虚拟仪表盘也做得挺炫酷的。
对了,空间也是大家买SUV很看重的点。XT5轴距有2863毫米,这个数据保证了后排腿部空间是足够的,坐俩大人跷个二郎腿不成问题,坐仨人也不会太挤。后备箱常规容积有653升,后排放倒了能到1589升,平时家里拉个大件或者出去自驾游放行李,基本都能满足需求。美系车在“大”和“能装”这方面,确实很少让人失望。
那凯迪拉克为啥突然这么拼命降价呢?我觉得原因肯定不是单一的。一方面,现在新能源车势头太猛了,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肯定受到挤压,尤其是豪华品牌,以前卖高价挺容易,现在大家选择多了,不拿出点诚意肯定不行。这是大环境逼的,有点无奈。
但换个角度看,这也许是凯迪拉克的一个聪明策略。你看BBA那几家,虽然也有优惠,但都没凯迪拉克这么狠。他们还在努力维护自己的品牌溢价。凯迪拉克直接一步到位,用性价比来吸引客户。与其在高端市场跟BBA死磕,不如降维打击,抢占一部分原本可能考虑合资SUV甚至一些新能源车型的用户。
说白了,就是用过去豪华品牌的配置和体量,来打现在主流市场的价格战。这对于预算在20多万,想买个有面儿、有里儿、空间大、动力足的SUV的消费者来说,简直是天降福利。同样是二十几万,你是选一个紧凑型SUV顶配,还是一个曾经卖四十多万的中型豪华SUV入门版?这笔账,大家心里都有数。
凯迪拉克这波操作,会不会引爆整个豪华品牌的价格战?现在还不好说。毕竟不是谁都有凯迪拉克这个勇气和魄力。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后面其他品牌跟不跟,至少现在,咱们消费者是妥妥的最大赢家。你说是不是?
哎,想想当年花四十多万买这车的老车主,看到今天的价格,心里是啥滋味?估计真得气笑了,然后默默安慰自己:我买的时候早,早享受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