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春的汽车市场,一场价格战正烧得火热。当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的终端价跌破10万元时,一汽-大众旗下的捷达VA7却像被遗忘在货架角落的新品——指导价9.98万起,限时优惠后仅需8.98万,但今年一季度月均销量仅389台。这款号称“速腾亲兄弟”的车型,为何连价格屠夫的人设都立不稳?
从成都工厂同一条MQB流水线下来的捷达VA7,几乎复刻了速腾的基因:4773mm修长车身、2731mm轴距,甚至动力总成都搭载大众经典的1.4T+7DCT组合。有车主自嘲:“开去加油站,工作人员都问是不是速腾出新款了。”可当消费者掀开发动机盖,会发现这具EA211发动机,正是大众逐步淘汰的“上一代心脏”——比起速腾已普及的1.5T机型,动力少了10马力,油耗却高了0.3L/百公里。
更扎心的是价格迷局。速腾在终端优惠后裸车价已下探至9.2万,与VA7的顶配车型近乎重叠。当4S店销售说出“买VA7不如加五千上速腾”时,展厅里看车的年轻人默默转向了隔壁展台。
捷达品牌曾以“皮实耐用”的情怀打动70后,可95后买家更在意智能钥匙有没有、倒车影像清不清晰。对比同价位的吉利星瑞,VA7不仅缺少无钥匙进入、车联网,连方向盘材质都从皮质降级为塑料。有车主在论坛晒出购车清单:“省下的1万元,后期加装倒车影像、皮座椅倒贴8000块,图啥?”
冰冷的数字印证着消费者的选择:2024年捷达品牌销量同比暴跌25.9%,而同期吉利星瑞销量突破15万台。就连大众自家销售都坦言:“现在年轻人进店先问有没有CarPlay,再看天窗是不是全景,VA7在这些硬指标上太吃亏。”
当比亚迪秦PLUS以“油电同价”横扫市场时,捷达VA7仍在燃油车赛道孤军奋战。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个脱胎于大众的“性价比品牌”,至今没有一款新能源车型。某汽车分析师指出:“VA7的困境,本质是传统合资车企转型迟缓的缩影——既放不下燃油车时代的利润惯性,又抓不住电动化转型的窗口期。”
车主王先生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他本计划购买VA7,却在试驾后临时改订混动车型。“每天通勤60公里,VA7每月油费1200元,混动车才400元。现在油价这么高,省下的钱够给孩子报两个兴趣班。”
或许捷达自己也没料到,当年独立时“用性价比打自主品牌”的战略,反被自主品牌用更高维度的智能化+新能源组合拳击溃。有经销商透露,厂家正在研究增配车联网、换装1.5T发动机的改款方案,但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迟到的升级”买单仍是未知数。
站在2025年回望,捷达VA7的困局何尝不是给所有传统车企的警示录?当“性价比”的定义从三大件变为三电系统,从机械素质转为智能体验,跟不上时代的产品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正如那位最终选择新能源车的车主所说:“我们不是不爱德系品质,只是时代变了,而有些车还活在昨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