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开啥车?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喜欢的车型非常独特
塔塔汽车的小型SUV Punch去年卖了20万辆,成为印度最畅销车型,这数字在中国市场可能连前二十都排不进,但在印度已经是顶流。
印度人买车,讲究的是"小、省、耐",跟咱们国内追求"大、豪、新"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印度街头最常见的车,基本就是四个轮子加个铁壳子,内饰简陋得跟二十年前的夏利差不多。但你别笑,人家这叫务实。印度人均GDP才两千多美元,买车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件大事。这就好比咱们八十年代,谁家要是有辆桑塔纳,那绝对是村里的风云人物。
印度人最爱买的车,排前三的全是微型车和小型SUV。冠军是塔塔Punch,售价折合人民币四万六;亚军是铃木Wagon R,这车在国内早就淘汰了;季军是铃木Ertiga,一款七座的微型面包车。看出来了吧,印度人买车就图个实惠,能装人能拉货就行,什么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那都是浮云。
印度汽车市场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燃油车占了99%的份额。不是印度人不想买电动车,实在是买不起。一辆最便宜的电动车在印度卖八万多人民币,够买两辆燃油车了。再加上充电桩比熊猫还稀有,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说到印度汽车品牌,铃木绝对是老大。这家日本车企在印度混得风生水起,市场份额超过40%,比大众在中国还牛。铃木在印度的成功秘诀很简单——车小、价低、油耗少。他们的Alto、Swift这些车型,简直就是为印度市场量身定做的。
韩国现代在印度混得也不错,主打年轻时尚路线。他们的Creta小型SUV去年卖了18万辆,排名第五。现代在印度的工厂产能达到80万辆,比他们在中国的工厂还大。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是所有外资车企在中国混不好就是技术不行,有时候就是市场定位没找准。
中国车企在印度也有动作,上汽的MG品牌已经挤进销量前十。MG Hector这款SUV在印度卖得不错,主要靠配置高价格低。但中国品牌想真正打开印度市场,还得过三关:政策关、文化关、售后关。印度人对汽车品牌的忠诚度很高,新品牌想分一杯羹不容易。
印度本土品牌塔塔和马恒达这些年进步不小。塔塔收购捷豹路虎后学了不少技术,现在推出的车型看着像那么回事了。Punch这款小型SUV能夺冠,说明印度人还是支持国货的。不过跟中国品牌比,印度本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上明显慢半拍。
印度汽车市场有个特点叫"两极分化"。富人买路虎、奔驰,穷人买微型车,中产阶级的购车需求还没完全释放。这跟中国十年前的情况很像。随着经济发展,印度汽车市场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关键是看老百姓的钱包什么时候鼓起来。
印度政府也在推电动车,但效果跟闹着玩似的。去年全印度电动车销量不到5万辆,还不如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基础设施跟不上,电价也不稳定,老百姓自然不买账。不过塔纳汽车倒是很有远见,已经开始布局电动车,准备吃政策红利。
说到印度人为什么喜欢小车,除了钱的问题,还有路的问题。印度城市道路那个堵啊,开大车纯粹是给自己找罪受。再加上停车位紧张,小车随便找个缝就能塞进去。这让我想起北京胡同里的老司机,技术都是被逼出来的。
印度农村市场更特别,很多人买的是那种三轮摩托车改装的"汽车",价格不到一万人民币。这种车在国内肯定不让上路,但在印度是刚需。拉人载货样样行,坏了路边摊就能修,这才是真正的国民神车。
印度汽车市场的未来会怎样?短期看还是小排量燃油车的天下。长期来看,电动车是大势所趋,但这个过程会比中国慢很多。印度老百姓对价格太敏感了,电动车除非降到跟燃油车一个价,否则很难普及。
印度汽车工业有个优势是人工成本低,造车成本比中国还便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际品牌把印度当出口基地。但印度制造有个老毛病——质量不稳定。同样的车型,印度产的跟日本产的差距明显,这点他们得向中国学习。
最后说个冷知识:印度是全球少数几个右舵左舵车并存的国家。因为历史上被英国殖民过,大部分车是右舵。但为了跟邻国做生意,又允许进口左舵车。结果就是印度司机得掌握两种驾驶方式,这技术含量不是一般的高。
印度人买车,讲究的是够用就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