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M03甲醛疑云:原厂脚垫成毒源?学姐带你挖真相
---
开幕雷击: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一款争议拉满的新能源车——小鹏MONA M03。
新车上市半年多,主打“15万级年轻人的AI座驾”,但最近却被车主曝出“甲醛超标致流鼻血”,实测数值超国标17倍!这车到底怎么回事?是车的问题,还是脚垫背锅?学姐我连夜扒完所有资料,结论可能出乎你意料。
---
一、事件背景:车主自测甲醛爆表,厂商否认甩锅脚垫
根据读特新闻的报道,江苏车主A先生提车第三天长途驾驶后突发咽喉刺痛、流鼻血。
他自购家用甲醛仪检测,结果显示车内甲醛浓度飙到1.715mg/m³(国标≤0.1mg/m³),TVOC更是高达8.431mg/m³(国标≤0.6mg/m³)。
学姐划重点:
1. 小鹏的回应很“硬气”:搬出2024年中汽研检测数据(0.019mg/m³),强调“远低于国标”,并要求车主做第三方检测。
2. 甩锅原厂脚垫:售后称问题可能出在购车赠送的簇绒脚垫,但门店店长坚称“脚垫和车都没问题”,并质疑家用仪器准确性。
3. 售后流程拖沓:车主提出上门检测被拒,售后要求留车一夜做试纸测试,但试纸“物流没到”,检测迟迟未进行。
学姐锐评:
- “这个车,有点意思”:中汽研数据与车主自测结果相差近百倍,矛盾点太突出。
家用仪器虽可能存在误差,但车主描述的“身体反应”值得警惕。
- “劝退”点:售后态度和效率扣分,问题未解决先甩锅,容易引发信任危机。
---
二、争议焦点:甲醛到底是谁的锅?
1. 车辆本身是否达标?
小鹏引用中汽研数据(0.019mg/m³)看似稳赢,但需注意两点:
- 检测条件:中汽研测试通常在恒温恒湿实验室进行,而车主自测时车辆处于密闭暴晒状态(夏季高温可能加剧甲醛释放)。
- 时间差:中汽研数据为2024年7月,而车主提车是2025年3月,不排除批次差异或零部件供应商变动。
2. 原厂脚垫是否安全?
根据小鹏社区车主反馈,M03赠送的簇绒脚垫为“原厂配件”,但4S店脚垫=环保的认知可能是个误区。
- 行业黑历史:早在2015年,媒体就曝光过“4S店脚垫甲醛超标127倍”的案例(来源:汽车新画报)。
- 材质陷阱:簇绒脚垫若使用劣质粘合剂,高温下甲醛释放量暴增。
车主A先生测试时恰逢傍晚,车辆经暴晒后数值飙升,符合这一规律。
学姐建议:
- 立刻拆除脚垫,单独检测车内空气与脚垫释放量。
- 要求厂商提供脚垫的第三方环保认证(如SGS报告),而非仅凭“原厂”二字背书。
---
三、横向对比:脚垫成行业通病,消费者如何避坑?
从素材中2015年、2016年的报道可见,4S店赠送脚垫甲醛超标绝非个案:
- 检测数据:专业机构模拟60℃暴晒环境,劣质脚垫甲醛释放量超国标百倍(来源:汽车新画报)。
- 材质选择:皮革、亚麻、PVC相对安全,而化纤、橡胶脚垫风险较高。
学姐支招:
1. 拒绝赠送陷阱:宁可放弃“免费脚垫”,也要选择有环保认证的品牌产品。
2. 暴晒+通风:新脚垫装车前暴晒3天,并配合活性炭吸附。
3. 检测仪备用:某宝百元级甲醛仪虽不够精准,但可作初步筛查。
---
四、未来展望:车内空气质量监管亟待加强
目前,国内对车内甲醛的检测标准仅针对整车出厂状态(如《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后装配件(脚垫、座套等)仍处于监管盲区。
- 行业呼吁:将脚垫等配件纳入强制性环保认证(类似3C认证)。
- 厂商责任:小鹏若想平息风波,应主动联合第三方对涉事车辆复检,而非让消费者自证清白。
---
五、学姐结语
小鹏M03事件看似是“甲醛罗生门”,实则暴露了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中的品控隐忧和售后短板。
对消费者而言,健康无小事,提车时务必做到:
1. 验车先验空气:自备检测仪或委托专业机构。
2. 原厂≠安全:赠品也要追根溯源。
3. 留存证据:身体不适立即就医,检测报告保留原件。
最后灵魂一问: 车友们,你们买车时会专门检测车内甲醛吗?欢迎评论区聊聊经历!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
学姐问答:
关于车内甲醛或新能源车选购,欢迎提问!每条留言必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