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全球开年销量遇冷,德澳中市场均下滑

特斯拉曾经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几乎每推出一款新车就能引发市场轰动。然而,最近几个月,这家公司的全球销量却像突然踩了急刹车——德国市场暴跌76%,中国销量腰斩,连美国本土也出现了连续下滑。这不禁让人好奇:曾经风光无限的特斯拉,到底遇到了什么坎儿?

特斯拉全球开年销量遇冷,德澳中市场均下滑-有驾

欧洲市场的“滑铁卢”

特斯拉全球开年销量遇冷,德澳中市场均下滑-有驾

在欧洲,特斯拉的销量数据几乎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以德国为例,这个汽车工业强国对特斯拉的态度突然降温。2025年1月,特斯拉在德国的新车登记量同比下降59.5%,到了2月,销量更是骤降76.3%,仅卖出1429辆。当地一家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94%的德国消费者明确表示“不考虑购买特斯拉”。一位德国车主吐槽:“以前开特斯拉是潮流,现在反而会被朋友问‘你还在支持马斯克吗?’”

特斯拉全球开年销量遇冷,德澳中市场均下滑-有驾

不仅德国,整个欧洲市场都亮起了红灯。法国1月销量同比大跌63%,创下近三年新低;瑞典、挪威、荷兰等国的降幅也超过40%。就连特斯拉曾经的优势市场英国,销量排名从第二位跌到了第七位,被大众、奔驰等传统车企反超。欧洲消费者对特斯拉的冷淡,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宝马等品牌加速推出电动车,抢走了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马斯克高调参与政治活动,甚至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这让注重价值观的欧洲用户产生了抵触情绪。

特斯拉全球开年销量遇冷,德澳中市场均下滑-有驾

中国市场:比亚迪抢走风头

特斯拉全球开年销量遇冷,德澳中市场均下滑-有驾

如果说欧洲市场的失利让人意外,那么特斯拉在中国这个“大本营”的表现更值得关注。2025年2月,特斯拉在中国的批发销量仅为3.06万辆,同比暴跌49.16%。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比亚迪的销量却同比增长161.4%。一位上海的特斯拉销售员透露:“去年店里经常排长队,现在工作日来看车的人都不超过十个。”

这种反差背后,是国产电动车品牌的强势崛起。比如比亚迪的王朝系列车型,价格比特斯拉更低,续航却相差无几;蔚来的换电模式解决了充电焦虑;小鹏的智能驾驶系统甚至被外媒评价为“比特斯拉更懂中国路况”。更关键的是,特斯拉自2020年推出Model Y后,再没有推出能引发市场热情的新车型。有消费者直言:“Model 3和Y都开腻了,新出的Cybertruck看着酷,但价格太高,实用性也不如国产车。”

特斯拉全球开年销量遇冷,德澳中市场均下滑-有驾

美国本土:连老家也守不住了?

即便是在美国,特斯拉也遭遇了罕见的销量下滑。2025年2月,美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5%,连续四个月负增长。在加州——特斯拉的“发家地”,Model 3全年销量暴跌36%。一位洛杉矶的网约车司机说:“以前满街都是特斯拉,现在越来越多司机换成了福特的电动车,因为充电站兼容性更好,维修费用也更低。”

分析认为,销量下滑与马斯克的政治立场有关。他在特朗普政府担任要职后,主导的裁员政策引发民众不满,甚至有人发起“抵制特斯拉”运动。更尴尬的是,竞争对手福特和通用趁机发力,比如福特的F-150 Lightning皮卡凭借高性价比,抢走了部分Cybertruck的潜在买家。就连马斯克自己也承认:“我们需要更接地气的低价车型。”但这款传说中的“2.5万美元车型”迟迟没有下文,让投资者逐渐失去耐心。

特斯拉还能打翻身仗吗?

面对销量寒冬,特斯拉并非毫无准备。例如,德国工厂正加速生产改款Model Y;上海超级工厂被曝出计划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车型;美国得州工厂则开始测试新的电池技术。此外,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和能源存储领域的积累,依然是其核心竞争力。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只要特斯拉能推出一款定价2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新车,市场格局可能瞬间逆转。”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传统车企如大众的ID系列在欧洲销量猛增182%,奔驰的EQ系列也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中国车企则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更贴近生活的设计吸引家庭用户。更关键的是,马斯克需要在“企业家”和“政治家”的角色之间找到平衡。毕竟,消费者买的是车,而不是老板的个人主张。

特斯拉的这次销量下滑,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行业洗牌的信号。当电动车从“少数人的玩具”变成“大众的日常选择”,市场对车企的要求早已从“颠覆性创新”转向了“实用与性价比”。接下来的故事,或许会告诉我们:谁能在变革中真正抓住用户的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