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两辆车后总结:宁可多花钱,买车牢记“五不买”!

刚工作那会儿,我总觉得买车嘛,能开就行,价格越便宜越好。结果第一辆车选了个冷门品牌,省下来的钱全搭在修车上了——4S店离我家80公里,换个零件要等半个月,轮胎变形得像块饼干。第二辆车图省心买了辆库存车,结果电瓶三天两头罢工,油耗高得让我怀疑油箱漏了。两辆车换下来,修车费加贬值损失够买半辆新车了。痛定思痛,我总结出一套“五不买”原则,现在这第三辆车开了两年多,连雨刮器都没换过,加油时看着省下的油钱,真想把当初的自己拽过来好好上一课。

换两辆车后总结:宁可多花钱,买车牢记“五不买”!-有驾

第一不买:小众品牌,别当“孤胆英雄”

换两辆车后总结:宁可多花钱,买车牢记“五不买”!-有驾

朋友老张前年买了辆造型炫酷的小众车,开在路上确实拉风。可上个月发动机故障灯亮了,他跑遍全市才找到一家能修的修理厂,换个传感器花了6800块,厂家还停产了这个配件。更扎心的是二手车贩子报价:“这牌子我们不收,您找别家问问?”现在他每天通勤都开媳妇的买菜车,那辆“孤胆英雄”在车库里吃灰。记住,销量前二十的车型,4S店遍地开花,零件淘宝都能买,这才是普通人的保命选择。

换两辆车后总结:宁可多花钱,买车牢记“五不买”!-有驾

第二不买:安全配置不能“偷工减料”

换两辆车后总结:宁可多花钱,买车牢记“五不买”!-有驾

去年邻居家闺女结婚,陪嫁了辆某品牌低配车。有次高速上追尾,别人家的车弹出八个气囊,车头溃缩吸能,人毫发无损。她这车发动机舱直接怼进驾驶室,腿骨骨折住院三个月。后来检测发现,这车A柱钢材强度比宣传的少了30%,防撞梁薄得像易拉罐。买车时多花两万选高安全配置,关键时刻真能救命。现在我看车先查中保研碰撞测试,那些拿五星的车型,贵点也值当。

换两辆车后总结:宁可多花钱,买车牢记“五不买”!-有驾

第三不买:油耗是隐形的“碎钞机”

换两辆车后总结:宁可多花钱,买车牢记“五不买”!-有驾

表弟去年买了辆二手美系车,8万块捡漏价乐得合不拢嘴。结果这车市区油耗14个油,每月光油钱就要2000多块,加上烧机油的毛病,现在肠子都悔青了。给大家算笔账:同样开10万公里,百公里油耗多3升,92号汽油按8块算,要多掏2万4!现在油价三天两头涨,选车时盯着工信部油耗数据,混动车比燃油车贵的那点钱,两年油费就省回来了。

换两辆车后总结:宁可多花钱,买车牢记“五不买”!-有驾

第四不买:库存车是“慢性毒药”

同事小刘贪便宜买了辆库存18个月的车,4S店给打了七折。结果提车三个月,轮胎出现鼓包,换胎时师傅说:“这胎龄都快两年了,橡胶早就老化。”更糟的是变速箱顿挫,拆开一看,里面的机油结成了黑膏。4S店两手一摊:“库存车本来就不保修这些。”建议大家看副驾门框上的生产日期,超半年的车,除非4S店承诺更换全车油液和电瓶,否则给再多优惠也别心动。

第五不买:事故车/二手车水太深

发小在直播平台抢了辆“准新车”,比市场价便宜5万。开回家才发现安全带卡扣有霉斑,一查保险记录——好家伙,这是辆泡水车!修车师傅说电路板都长绿毛了,修好得再花8万。现在这车动不动就熄火,雨天根本不敢开。真要买二手车,记住三句话:带个老师傅验车、查4S店维保记录、避开“美女一手车”这种套路话术。实在拿不准,宁可多花三万买新车。

说到底,买车就像找对象,光看脸(外观)和彩礼(价格)会吃大亏。底盘稳不稳、保养省不省心、转手亏不亏钱,这些才是过日子的硬道理。我现在这辆车虽然比当初预算超了五万,但两年下来省下的修车费、油费,加上二手车商给的回收价,反而倒赚两万块。记住这“五不买”,下次选车时您就偷着乐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