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订单没保住,10.98万被喷贵:苏峻的V23理想主义撞上价格现实

当空气净化器教父苏峻转身造车,一辆“带电的方盒子”就这样杀出重围——
从热搜爆点到定价翻车,iCAR V23的故事比很多车企发布会还精彩。

这不是一款靠价格取胜的车,而是一场理想主义的硬核实验。

3万订单没保住,10.98万被喷贵:苏峻的V23理想主义撞上价格现实-有驾

预售炸裂、热搜霸榜,结果定价一出……“瞬间冷却”

iCAR V23刚亮相那几天,话题火得离谱:

  • 3小时锁单超3万台,热搜反复登榜;
  • 车圈直呼“又一个小米式全民爆款”。

结果真到了公布售价这一步,网友直接哑火:
起售价10.98万元,比预期高出一大截
301km基础款“神隐”,主推401km版本
原本以为入门款只要8万出头,结果直接劝退。

一句话:“预期是五菱宏光PLUS,结果变成硬派版哪吒。”

评论区当场炸锅:

“本以为是性价比爆杀,结果是情怀收税。”

3万订单没保住,10.98万被喷贵:苏峻的V23理想主义撞上价格现实-有驾

这不是卷价格的车,是卷风格的产品

iCAR V23说白了,是苏峻造的“移动艺术品”。
你看不到花里胡哨的堆料,却能感受到处处都是设计师偏执症在发作:

  • 方盒子轮廓,藏着一丝牧马人+卫士+大G的影子;
  • 旋钮操控区灵感来自Mac触控板;
  • 中控UI、灯语反馈、质感工艺,每处都在“用力美学”。

连苏峻都直白说了:
“这不是一辆满足所有人的车,而是一辆能代表态度的车。”

所以你别拿它和零跑、哪吒比参数;
它不是来打价格战的,它是来打“存在感”的。

3万订单没保住,10.98万被喷贵:苏峻的V23理想主义撞上价格现实-有驾

苏峻理想主义的高光时刻 VS 中国用户的冷酷算计

作为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领域的“爆品制造机”,
苏峻一贯擅长“风格化、差异化、话题化”。

但车不是小家电,消费者更理性、更功利:

  • 你跟我谈美学,我先看你续航多少;
  • 你强调UI动效,我只关心后排有没有USB;
  • 你讲“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我只在意月供能不能少几百。

V23在用户心里预设的是“低价个性车”——
一旦售价偏离这个心理锚点,“情绪反噬”立马来了。

这就是一场理想和现实的正面对撞

3万订单没保住,10.98万被喷贵:苏峻的V23理想主义撞上价格现实-有驾

没爆,是因为它压根没打算全民爆

从产品定位到传播节奏,V23就是一个偏执又克制的“冷启动策略”:

  • 主打年轻人圈层,视觉冲击力优先;
  • 发布会前期疯狂造势,但定价故意压后公布;
  • 不走性价比路线,拒绝随大流降维竞争。

它不是那种“谁都能开”的万能车型,而是一种明确的“生活方式声明”:
我开它,不是因为它最值,是因为它最不像其他车。

当然,结果也注定——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不同”买单。

3万订单没保住,10.98万被喷贵:苏峻的V23理想主义撞上价格现实-有驾

小结: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定价,但不是失败的产品

iCAR V23的出现,本质上是一种“设计反叛”。

在别人都靠堆配置、拼续航、卷价格时,它孤勇地在做自己:

“哪怕大多数人不理解,我也要造一台我自己愿意开的车。”

苏峻的底色从来不是保守务实,而是典型的理想主义偏执狂。

他要的不是销量破纪录,而是存在感被记住。

所以,V23可能不会成为现象级爆款,但它会成为小圈层的精神图腾——
它可能不红,但它绝对不俗。

3万订单没保住,10.98万被喷贵:苏峻的V23理想主义撞上价格现实-有驾

最后一问:你愿意为“不讨好你”的一辆车,付钱吗?

说实话,V23不懂讨好人,它甚至有点“自我欣赏型人格”。

但在如今这个新能源车越做越“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时代,
这样一辆“带着作者签名”的产品,反而值得被尊重。

3万订单没保住,10.98万被喷贵:苏峻的V23理想主义撞上价格现实-有驾

#iCAR V23 #苏峻造车 #理想主义撞现实 #不是人人都配开的车
️ 欢迎评论区开麦:“你觉得它贵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