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昔日备受追捧的进口豪车市场遭遇寒冬,就连被誉为跑车界"王者"的玛莎拉蒂也陷入了销售困境。

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玛莎拉蒂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的进口销售情况已被披露。

878辆的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锐减近八成。

玛莎拉蒂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表现持续低迷,今年前三季度仅售出11800台,较2023年同期大幅下滑42%。

与其他超高端汽车品牌相比,该品牌的市场表现尤为低迷,销量下滑幅度远超同行。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化浪潮正冲击着超豪华汽车市场,其市场份额持续下滑,这主要归因于消费紧缩趋势以及本土高端品牌的强势崛起。

玛莎拉蒂将问题归因于营销策略和品牌推广的不足。

中国经销商的降价销售行为被指为导致玛莎拉蒂盈利欠佳的主要因素。

尽管玛莎拉蒂采取了降价策略,其销售业绩却未出现显著提升。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玛莎拉蒂曾一度在微商热潮中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明星车型。在朋友圈里,这款豪车频繁亮相,备受追捧。

"XX总喜获玛莎拉蒂"的醒目横幅与豪车相映成辉,尽显尊贵气派,场面热闹非凡。

2017年,玛莎拉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49000辆的销售业绩,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15000辆的销量。

可惜的是,成功的巅峰往往转瞬即逝。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自2018年起,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持续下滑。

2022年,该数据骤降至4855辆,较上年减少32%。进入2023年后,这一数字继续走低,最终定格在4264辆,令人感叹不已。

玛莎拉蒂的总裁系列车型已停止生产。

玛莎拉蒂的成长历程出乎许多人意料。

创立于1914年的玛莎拉蒂,作为享誉世界的顶级豪车制造商,已走过了超过一个世纪的辉煌历程。

20世纪前期,玛莎拉蒂凭借卓越的赛车性能享誉全球。该品牌在多项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先后摘得比利时大奖赛、Montenero大奖赛和南斯大奖赛的桂冠,展现了强大的竞技实力。

在豪华汽车品牌阵营中,玛莎拉蒂的市场地位仅次于保时捷和法拉利等顶级制造商。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作为顶级豪车品牌,玛莎拉蒂的市场定位介于B B A和劳斯莱斯之间。其基础款定价在70万至80万元区间,在高端汽车市场中既彰显了品牌价值,又保持着相对亲民的价格优势,展现出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这款产品凭借精致时尚的设计,赢得了众多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2004年见证了玛莎拉蒂进军中国市场的历史性时刻。

截至2017年9月的统计表明,我国玛莎拉蒂车主总数约为3万人,女性比例达到40%,这一数字显著超过其他国际市场仅5%的占比。

玛莎拉蒂深受微商青睐的原因在于,这一群体中女性占据主导地位。

玛莎拉蒂的曝光度虽然显著提升,却对其品牌价值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郭美美作为网红进行的推广,进一步给玛莎拉蒂的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曾经将豪车视为标配的高端女性消费群体,现已转向其他品牌。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2013年之前,购买玛莎拉蒂最便宜的车型至少需要花费200万元以上。

自2013年起,玛莎拉蒂推出了更亲民的车型,其中入门款定价降至142.15万元。与此同时,Ghibli吉博力的市场价格也大幅下调至89.8万元,首次突破了百万元的价格门槛。

玛莎拉蒂的定价方案虽然短期内提升了销售业绩,却导致其品牌定位从顶级豪华逐渐滑向普通高端市场。

玛莎拉蒂在2017年业绩短暂回暖后信心大增,自2018年元旦起全线产品价格提升5%。Levante入门款车型价格上调了5万元。

不出所料,那一年销售额下滑了近三成,从此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辉煌。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玛莎拉蒂的市场表现下滑不仅源于群体效应和口碑传播,其产品线匮乏、更新迭代迟缓以及频繁的质量问题同样难辞其咎。

玛莎拉蒂始终致力于塑造一个超越BBA、与保时捷齐名的高端奢华形象。

双方的市场定位相似,产品实力也旗鼓相当。

玛莎拉蒂的产品线中,GT、总裁和GC系列承担着品牌形象的重任,而Levante和Ghibli则成为销量主力。

相比保时捷卡宴,玛莎拉蒂Levante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该品牌缺少类似Macan这样能够带动销量的热门车型,导致其产品线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针对玛莎拉蒂的产品更新,有用户指出:"保时捷已经即将完成第三代车型的迭代,而玛莎拉蒂依然在依赖十年前的技术。"

这辆车的制造工艺欠佳,动力系统与农用机械无异,车内装潢更是保持了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

当保时捷凭借SUV车型实现业绩飙升之际,玛莎拉蒂的发展却陷入了停滞。

多年后,当它终于推出SUV车型时,已然被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身后。

产品质量问题同样引发了广泛批评。

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玛莎拉蒂在过去的两个十年里频频发起召回行动,其涉及范围几乎囊括了该品牌所有在售车型。

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相关信息。

2018年,武汉的许先生斥资83万购入一辆玛莎拉蒂,然而这辆豪车仅行驶了数百公里便出现了多达12处质量问题。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一位消费者斥资百万购入玛莎拉蒂仅两天便遭遇故障,向经销商反映后,竟被告知车辆不宜暴晒是故障主因。

刚拿到新车就遇到故障,品质缺陷显而易见,然而4S店的服务态度极其冷淡。

玛莎拉蒂的车主普遍反映,该品牌存在性价比失衡、燃油经济性差、维修成本高昂等问题,且车辆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故障频发。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在华销售的进口豪车正面临普遍下滑,玛莎拉蒂等品牌的市场表现尤为疲软,这一现象已得到广泛证实。

据业内专家分析,全球超高端汽车销售遇冷,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世界经济低迷以及中国市场的独特状况。

越来越多的官二代和富二代选择低调行事,不再购置过于显眼的豪车。

国内汽车行业正经历显著转型,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而高端进口车企则面临严峻挑战。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的高端汽车销量普遍走低,涵盖玛莎拉蒂、宾利、劳斯莱斯等顶级豪华品牌,以及宝马、奔驰、奥迪等传统豪车阵营,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销售萎缩态势。

2023年度,BBA在中国市场共售出230万辆豪华汽车,牢牢把控着该领域75%的占有率。然而进入2024年首六个月,三大德系豪车品牌均出现销售下滑:奔驰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宝马跌幅为5%,奥迪则下降了3%。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国产车企把握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机遇,市场份额实现显著跃升。数据显示,从2022年仅占6.5%的市场比重,到2024年前五个月已突破至21%。

海外高端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正逐步被本土新兴企业抢占,但整体需求并未减少。

中国豪华车市场在2023年见证了本土品牌的崛起,其市场份额攀升至25.1%。进入2024年后,前六个月销量突破83.2万辆,市场占有率更是跃升至33.1%。

2023年前六个月,理想汽车以18.8万辆的销售业绩实现34%的同比增长;问界品牌18万台的销量较去年同期飙升573%;极氪交付量实现翻番,蔚来则以60%的增幅显著提升。

狂降40万!52万的玛莎拉蒂,刺痛了多少人!-有驾

这些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智能科技的应用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提供了具有性价比的购车方案。

为抢占市场份额,高端汽车品牌纷纷降低售价,展开激烈竞争。

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正在改变消费者对进口豪华车型的认知,其价值定位逐渐回归理性。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链的成熟,本土车企必将迎来质的飞跃。

赢得用户青睐的关键在于持续输出实质性的优质内容。

单凭品牌情怀和历史溢价或许能在短期内维持用户黏性,但这种效应难以持久。

玛莎拉蒂因微商而遭受品牌形象损害。

近日,市场出现罕见现象,商品价格急剧下滑,销量却意外遇冷。消费者纷纷在网络平台发表评论,表达对这一反常现象的困惑。

玛莎拉蒂售价降至50万元,但日销量仅1台,中国市场对豪华品牌的热度明显降温。

#百家说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