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汽车市场最火的是什么,那必须是「既要又要还要」的车型——既要看起来霸气硬核,又得价格接地气,最好还能整点科技狠活儿。这不,最近就有个「宝藏选手」杀出重围,直接把硬派越野车拉到了15万级赛道。别以为便宜没好货,这车不仅能爬山过坎,还自带无人机跟拍,连方向盘上的智驾功能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年轻人的第一辆「机甲战车」
前两天我哥们儿小张在车友群里发疯,说他终于不用眼馋别人的牧马人了。一问才知道,这哥们儿盯上了一辆新车,起步价才13.98万,顶配带无人机的版本也不到21万。最关键的是,这车长得跟科幻片里的装甲车似的——棱角分明的机甲造型,前后轮眉像肌肉一样隆起,侧面的隐藏式门把手「咔哒」一声弹出来的时候,连隔壁开特斯拉的大哥都忍不住回头多看两眼。
实车照片一看,好家伙!车头梯形下包围配上银色獠牙装饰,车顶还背着个「小书包」储物箱,尾门居然是侧开的,露营时搬个折叠椅都不用弯腰。小张说,上周末他去4S店看了展车,1米9的车宽让他瞬间觉得自己那辆紧凑型轿车像个「儿童玩具」。销售小哥还演示了个绝活:车顶的无人机版车型升高到1.93米,站在旁边伸手都摸不到车顶,气场直接拉满。
二、座舱里藏着「星际战舰」
拉开车门才知道什么是「反差萌」。本以为硬派越野的内饰都是粗犷风格,结果这车居然玩起了科技感——15.6英寸的中控大屏(低配也有12.8英寸)悬浮在仪表台上,方向盘底下藏着两个滚轮,左边调驾驶模式,右边调地形模式,切换沙地、雪地模式时还有震动反馈。最绝的是换挡区域,水晶质感的实体按键排成一列,按下去「哒哒」的机械声,让人想起《星际穿越》里的太空舱操控台。
上周陪小张试驾时,销售特意展示了几个「小心机」:副驾驶前面的储物格里藏着个车载手电筒,磁吸式设计一抽就能用;中央扶手箱打开是个5℃的冷藏室,夏天冰可乐冬天热奶茶都行;更夸张的是前备箱,151升容量比Model Y还能装,小张当场就把带来的两个登机箱塞进去,盖子一关严丝合缝。
三、智驾系统能「代打」
这车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绝对属于「家长看了都放心」系列。上个月有媒体实测,在高速上开启领航功能后,车子自己变道超车稳得像个老司机,遇到大货车还会主动拉开横向距离。最实用的是代客泊车功能——朋友聚会时,车开到饭店地库入口,直接下车让车自己去找车位,等吃完出来手机一点,车子又自己开回来接人。
不过最让小张心动的还是那个「外挂」——顶配版车顶集成了大疆定制的无人机。上周末我们自驾去郊区,他当场演示了一把:车机屏幕点开「灵鸢」APP,无人机「唰」地从车顶升起,跟着我们的车拍了段公路大片。更绝的是遇到前方修路,无人机先飞过去探路,实时画面传回车机,比导航提前5分钟预警了拥堵路段。
四、性能不玩虚的
别看这车长得像「公路坦克」,真跑起来可比小张之前试驾过的电动车猛多了。四驱版双电机310kW的功率,深踩电门时推背感直接把人按在座椅上。销售说他们做过测试,4.9秒破百的成绩,红绿灯起步能把隔壁车道宝马3系甩出三个车身。最意外的是底盘——过减速带时「咚咚」两声干净利落,转弯侧倾比想象中小很多,后来才知道这车用了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每秒能调整上百次减震器软硬。
上个月有个越野博主做了极限测试:把车开到河滩碎石路上,打开蠕行模式后,车子自己控制着油门和刹车慢慢往前蹭;遇到交叉轴时,系统自动锁止打滑车轮,脱困过程比手动操作还顺畅。更夸张的是「豹式掉头」功能——在狭窄山路调头,转弯半径直接缩到3.3米,比哈弗大狗还灵活。
五、续航不搞套路
很多人担心电动越野车的续航,但这波厂家玩了个「阳谋」——全系不管高低配,CLTC续航统统501公里。销售解释说,他们用了72.96kWh的刀片电池,快充18分钟就能从30%充到80%。上个月有车主实测,满电从北京开到北戴河,全程开空调听音乐,表显掉了480公里,反向虚标实属罕见。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这车的电池包和车身融为一体(CTB技术),不仅底盘比传统SUV低5厘米,后备箱地台也做成了纯平。小张上次帮人搬家,后排座椅放倒后塞进去了两辆折叠电动车,外加三个28寸行李箱,空间利用率堪比小货车。
六、闭眼选入门款?
现在这车五个版本怎么选成了热门话题。身边懂车的朋友都推荐13.98万的入门款——L2+智驾、全景天窗、热泵空调这些核心配置全配齐,501公里续航也不打折。但小张最后还是咬牙上了16.38万的四驱Max版,他说多花2万4不仅能获得双电机,还有云辇-C系统和座椅通风,周末去崇礼滑雪再也不怕盘山公路打滑了。
要说这车最聪明的设计,还得是「全系同续航」策略。就像手机厂商不拿电池容量区分高低配,消费者不用在性能和续航之间做选择。现在小张每天通勤用经济模式,周末切运动模式秒变「性能猛兽」,一车两用的快乐谁开谁知道。
七、搅局者来了
放眼15万级市场,这车确实没直接对手——比它便宜的没它硬派,比它硬派的没它智能,同价位的又少了无人机这种「社交货币」。上周陪小张去上牌,隔壁车位正好停了辆坦克300,两位车主互相打量对方车的场景,活脱脱现实版「关公战秦琼」。
说到底,能把硬派造型、高阶智驾、无人机这些标签塞进15万价位,本身就是种降维打击。就像当年智能手机普及的过程,当科技配置不再是豪车专属,受益的终究是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现在小张最发愁的是,每次开车出门总有人敲车窗问:「哥们儿你这车得三十多万吧?」他总得憋着笑解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车顶配还没到21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