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一台号称要被“载入史册”的车,真的有那么神?
52.99万的价格,买的是情怀还是性能?
双格尼翼就等于超跑?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台小米新车,看看它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先说说这价格,52.99万!
都够买辆入门级保时捷Macan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小米上来就玩这么大,勇气可嘉,但底气够不够?
文章里把SU7 Ultra吹得天花乱坠,又是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又是叫板极氪001 FR,还说什么“划时代”车型,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这些车哪个不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
小米一个造手机的跨界造车,上来就碰瓷这些大佬,是不是有点过于自信了?
文章里反复强调SU7 Ultra的“超跑”属性,甚至搬出了“双格尼翼”这个专业术语来佐证。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差点笑喷了。
双格尼翼的确是高级货,在F1赛车和一些顶级超跑上能见到,但它本身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说白了就是为了增加下压力的小玩意儿。
就好比你家菜刀钝了,磨得锋利一点,就能切肉切得更顺畅,但这就能说你家菜刀是屠龙宝刀了吗?
再说这车的设计。
文章里说SU7 Ultra的空力设计“粗放”,但“充满细节”,这逻辑我实在没搞懂。
就好比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纹了个精致的小花,就能说他是个精致boy了吗?
大型GT尾翼、双格尼翼、下洗气流设计,这些东西一股脑堆上去,与其说是“懂车”,不如说是“用力过猛”。
就好比一个暴发户,浑身上下挂满金链子、金戒指,就能显得有钱有品位了吗?
真正的豪华,是内敛的,是低调的,而不是靠堆砌配置来彰显的。
咱们再来说说这车的性能。
1500匹马力,6C电池,这些数据的确很亮眼,但数据好就能代表一切吗?
别忘了,这只是一台四门轿车,它的重量、尺寸、操控性都和真正的超跑有着天壤之别。
就好比一个体重200斤的胖子,就算跑得再快,能和博尔特比吗?
退一步说,就算SU7 Ultra的性能真的达到了超跑级别,那又如何?
50多万的价格,能买到的超跑选择多了去了,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品牌?
就好比你想吃牛排,米其林餐厅的顶级牛排和路边摊的合成牛排,你会怎么选?
文章里还提到SU7 Ultra的研发团队“懂车”、“懂超跑”、“懂赛车”,这我就更想笑了。
懂车就等于能造好车吗?
就好比一个资深影评人,就能拍出奥斯卡级别的电影吗?
造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不是光靠“懂”就能解决的。
最后,我想问问小米,你口口声声说要造“划时代”的车型,那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是价格吗?
显然不是,50多万的价格,在高端电动车市场并没有优势。
是技术吗?
目前来看,除了堆料之外,并没有看到什么颠覆性的创新。
是品牌吗?
小米在手机领域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在汽车领域,它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新兵。
总而言之,我对小米SU7 Ultra持保留态度。
它或许是一台性能不错的电动车,但距离“超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载入史册”?
那就更别提了。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任何不良引导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