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出乎意料,欧盟跟中国电动车较上劲了,说咱们的电动车在欧洲不能卖得太便宜。不过呢,后来中国和欧盟还是达成了挺重要的协议,欧盟那边同意不对咱们的电动车加额外的关税了。但有个条件,就是咱们的车卖到欧洲去,价格不能太低,得往上提一提!也就是说,本来咱们的车卖2万欧元就能赚钱,但欧盟说这样不行,得卖到至少4万欧元起,好让咱们多赚点。
很多网友都觉得形势反转了。四十多年前,德国大众的桑塔纳刚进入中国时,原本打算卖八万一辆,但中方觉得价格低了,硬是给提到了十八万。当然啦,桑塔纳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现在已经很难查清楚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欧盟那边主动提价这事儿,肯定是真的。按说价格更便宜,对欧洲消费者才更好嘛。那欧盟为啥非得把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往上抬呢?还有啊,欧盟打算取消对中国电动车的额外关税,这又是啥信号呢?
其实,“设定最低进口价格”这法子,并不是最近才冒出来的。早在2024年10月份,我们就跟欧盟说过,别搞关税战了,用限价方式对大家都有利。但那时候欧盟根本不理我们,还是硬着头皮对中国加税,最高税率直接飙到45.3%,还一加就是五年。这才过了半年多,欧盟怎么就突然改变主意了呢?说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来,特朗普对欧盟汽车业下了狠手,把欧盟逼得只能往东边找出路。特朗普老是抱怨说,欧洲人不买美国车,却把自家的汽车大量卖到美国,让美国吃了不少亏。从3月26日起,特朗普先是给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加了25%的税,接着又对欧盟的商品全部加了20%的关税。欧盟每年四分之一的汽车都是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光2024年就出口了384亿欧元。特朗普这一波关税大战,确实把欧盟汽车业给打晕了。
欧盟对美国出口遇到难题,得想办法刺激内部消费,还得多找找别的出口地方。这时候,欧盟对中国态度好点就很关键了。要是能让中欧在汽车关税上和解,就能减轻中国汽车对欧盟内部市场的冲击,还能避免和中国闹关税大战。毕竟中国可是欧盟第三大出口对象,欧盟的汽车、机械化工品、农产品这些玩意儿,也得靠中国市场来帮忙卖出去。
另外,他们故意把中国车价格抬高,这样做对欧盟的汽车产业和就业有好处。这背后的逻辑,跟以前中国进口车价格都很高的情况差不多。回想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不管是德国车、美国车还是日本车,价格通常都在10万以上。外国车都在争抢高端市场,这就给国产车留下了在中低端市场发展的巨大空间。举个例子,那时候5万的夏利车,被大家叫做“平民的快乐车”,简直火得一塌糊涂。
但现在咋样了?形势反转了,这正是欧盟所期望的结果。欧盟汽车市场里,快一半的车都卖在2到4万欧元这个价钱段。要是最终定下来,中国进口车每台不能低于4万欧元,那欧盟的中低端主力市场,就能稳稳当当躲过中国品牌的冲击了。对中国车来说,更多高端车型就能顺顺利利进入欧洲,赚更多钱,这对两边都有好处。欧盟这边呢?就守住中低端市场,保护好自家的汽车产业,还能防止大规模失业。
三是,欧盟打算用时间来换取进步空间,好追上中国在新能源车技术上的步伐。汽车这个产业,对欧盟来说太关键了,它关乎着1300万人的饭碗,还占了欧盟GDP的7%呢。但到了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这个新时代,欧盟不得不承认自己落后了。欧盟为啥对中国电动车有那么大意见,非得打关税战呢,说白了就是想自己建道墙,挡着我们。可这么做,也挡不住欧盟电动汽车落后的现实啊。
比起直接开打关税大战,“最低进口价”这招儿对欧盟来说有两个大优点。一来,它能防止欧盟在技术上掉链子,让欧盟有机会学习并赶上中国的新能源车技术。二来,也能保住欧盟自家的汽车产业,不让中国汽车一下子给冲垮了。说白了,欧盟这就是拿时间换发展机会,好慢慢赶上中国。这样既顾全大局又对自己有利,欧盟当然就乐意回到谈判桌前了。
欧盟在对华关系上做出了让步,这又一次说明,在全球化的当下,封闭自我和对抗他人是行不通的。中方坚持的平等对话、携手共赢,那才是正确的路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