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问我:一年才跑一万公里,有没有必要买电动车?尤其是在电动车满天飞的今天,很多人都觉得不跟风就落伍了。但我得说句实在话:电动车不是人人适合,更不是开得少就一定省钱。今天,我们就来掰开揉碎地聊聊,一年跑一万公里,到底值不值得买电车。
第一件事:跑得少并不一定“省钱”
很多人觉得电动车省钱,这话没错,但前提是你的行驶里程足够多。大多数电动车的初始购车成本是要高于同级别燃油车的,比如同一款车型,燃油版可能15万,而电动车版要18万甚至更高。这多出来的几万元,靠每年节省的充电费用去弥补,可能需要跑好几年。
打个比方:
一台燃油车百公里油耗8L,以每升8元计算,跑一万公里的油费约6400元。 一台电动车百公里电耗15度,以每度电0.6元计算,跑一万公里的电费仅900元。
看起来一年能省5500元左右,但别忘了,电动车的保值率普遍较低,再加上购车时的价差,这“省”下来的钱未必能补上前期投入。
重点提醒:跑得少的情况下,电动车与燃油车的经济差距并不明显,甚至可能更贵。
一年跑1万公里,平均下来一天才不到30公里,这样的用车频率对电动车来说是“轻松拿捏”。但问题的核心不在里程,而在于充电是否方便。
如果你有固定车位,且可以安装家用充电桩:这类用户最适合买电动车,家用充电的成本极低,而且夜间慢充对电池也更友好。 如果你住在没有固定车位的小区:每次都得去公共充电站,充电的便利性会直接影响你的用车体验,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排队充电的场景可能让你怀疑人生。 高速出行少不了:即便一年跑一万公里,你还是会有跑长途的需求。而目前电动车的续航和充电桩布局还无法完全媲美燃油车的加油便利性,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充电站更是凤毛麟角。
不少人选择电动车的理由是环保,这当然没错。但这里有个盲点:电动车的环保优势需要长期行驶才能体现。一年跑一万公里,这种低里程的使用频率,可能让电动车的碳排放优势被削弱。
生产一辆电动车的碳排放比燃油车高很多,主要体现在电池的制造上。根据研究,电动车的“碳平衡点”大约在行驶 6万-10万公里,这意味着,你需要开到这个里程才能抵消生产过程的高排放。如果一年只开1万公里,这种环保优势可能需要6-10年才能显现。
北方的朋友对冬天的电动车可能有切身体会。一台标称500公里续航的车,在冬季气温降到零下后,实际续航可能只有300公里,甚至更少。而短途驾驶的用户经常会碰到一个矛盾:开暖风还是保续航?
开暖风,电池电量掉得飞快; 不开暖风,车内冷得难以忍受。
说了这么多,电动车并不是不值得买,而是要看适不适合你的实际需求:
如果你每天通勤距离较远(30公里以上),家里有充电桩,电动车的用车成本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如果你是新能源政策的“受益者”,比如当地购车补贴大、牌照宽松、路权优待(不限行、不限号),那电动车的吸引力就很高了。 如果你喜欢科技感和驾驶乐趣:电动车的加速平顺性和智能化配置,确实比燃油车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用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