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涡轮增压器、增压器和混合动力系统日益占主导地位的汽车世界中,自然吸气发动机代表了工程简单性和可靠性的巅峰。
由于没有强制进气部件来产生热量和压力,这些发动机在适当的维护下通常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
它们的简单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故障点,而与强制感应的突然扭矩峰值相比,它们的线性动力传输对内部组件的压力更小。
纵观汽车发展历史,某些自然吸气发动机不仅因为其性能特点而赢得了传奇般的声誉,还因为它们能够行驶数十万英里,有时甚至数百万英里而问题很少。
从几十年来为家庭轿车提供动力的经济型四缸发动机,到能够经受住赛道严酷考验并保持街道可靠性的高性能 V8 发动机,这些发动机证明了精密的工程并不一定需要复杂性。
该系列共推出 12 款自然吸气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始终表现出卓越的耐用性,为车主提供了多年无故障运行,同时也成为了汽车领域可靠性的标杆。
1.丰田2JZ-GE直列六缸发动机
丰田2JZ - GE 是有史以来量产的最出色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之一。
虽然其涡轮增压兄弟车型(2JZ-GTE)受到性能爱好者的更多关注,但自然吸气的 GE 车型因其非凡的耐用性和平稳的运行而值得认可。
这款 3.0 升直列六缸发动机驱动的车辆,如雷克萨斯 GS300、IS300 和自然吸气 Supra 车型,在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都很受欢迎。2JZ-GE 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坚固的结构。
与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样,它采用带有七个主轴承的铸铁缸体、锻钢曲轴和铝制气缸盖,旨在处理比工厂额定功率 215-227 马力大得多的功率。
这种过度构造的特性意味着发动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很少在其应力极限附近运行,这对其使用寿命有很大帮助。
当时丰田的工程理念是可靠性高于一切。2JZ-GE 采用正时皮带(而非链条),按建议的间隔更换后,可保证数十万英里无故障运行。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设计保守,容量充足,可防止高里程发动机经常出现的过热问题。
丰田2JZ-GE/GTE 直列六缸发动机
直列六缸配置本身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耐用性。这种布局本身就很平衡,运行时振动很小,可减少轴承和其他关键部件的磨损。
丰田的精密制造确保了严格的公差和出色的油控制,使得发动机即使在行驶 200,000 多英里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压缩性和最低的油耗。
也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2JZ-GE 的多功能性。虽然它被设计为一款注重平稳性和精致性的豪华车发动机,但它在性能应用方面也同样出色,许多车主都进行了强制进气转换,使工厂产量增加了一倍或三倍,同时保持了可靠性。
行驶里程超过 300,000 英里且拆卸时磨损极小的例子很常见,而保养良好的发动机通常无需内部维修即可行驶超过 400,000 英里。
非凡的使用寿命巩固了 2JZ-GE 作为丰田最出色的工程成就之一和耐用发动机设计的基准的声誉。
2. 本田 F20C/F22C 直列四缸发动机
本田的 F20C 及其之后扭矩更大的改进型 F22C 可能是有史以来转速最高的自然吸气量产发动机,并且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
从 1999 年到 2009 年,这些发动机一直为本田S2000 跑车提供动力,它们结合了看似矛盾的特性:平流层红线和坚不可摧的可靠性。
这些发动机的卓越之处在于它们能够承受极大的机械应力。
F20C 的转速可达到摩托车般的 9,000 RPM 红线(后期的 F22C 版本为 8,800 RPM),仅用 2.0 升排量便可在没有增压的情况下产生 240 马力,这一特定输出功率在十多年后法拉利的 458 Italia 之前一直保持着自然吸气量产发动机的领先地位。
这种高转速的特性通常意味着耐用性的降低,但本田的工程技术并没有做出这样的让步。
发动机采用锻造连杆、锻造活塞、纤维增强金属气缸套和极其坚固的铝制缸体。
窗体底端
VTEC 气门机构虽然复杂,但即使经过数千次高转速接合仍表现出出色的可靠性。
本田F20C/F22C 直列四缸发动机
本田对细节的狂热关注延伸到了关键的润滑系统。发动机采用强力喷油嘴,喷洒活塞底部以进行冷却,采用精密的压力释放系统,以及大容量挡板油底壳,防止在高 G 转弯时缺油,而这种现象通常只出现在赛车发动机而非量产车中。
这些发动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耐用性,即使遭受滥用也是如此。许多 S2000 都在赛道上使用,它们承受着持续的高转速运行和热循环,而这些会很快损坏较差的发动机。
然而,在车主群体中,记录在案的行驶里程超过 300,000 英里的车辆仍然很常见,而且通常没有进行过重大的内部工作。
维护简单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这些发动机采用正时链而非皮带,采用传统的气门调整间隔,并且零部件易于接触,因此,遵守维护计划的车主可以享受无限长的使用寿命。
F20C/F22C 发动机证明极高的性能和卓越的耐用性并不互相排斥。
尽管使用频率很高,但它们仍能在高里程数下持续正常运转,堪称工程杰作,展示了本田在许多人认为的该公司自然吸气性能黄金时代的巅峰能力。
3.丰田22R/22RE直列四缸发动机
丰田22R 及其燃油喷射改进型 22RE 之所以能成为汽车界的传奇,不仅因为其性能规格,还因为其看似坚不可摧的特性。
这款 2.4 升直列四缸发动机于 1981 年首次推出,一直生产到 1997 年,为丰田卡车和 4Runner 提供动力,推动了美国市场对可靠性期望的重新定义。
这些发动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基本的简单性与丰田的精湛工程技术相结合。
铸铁缸体具有厚厚的气缸壁和七个主轴承,为发动机提供曲轴支撑,虽然功率为 105-120 马力,但对其传奇般的耐用性至关重要。
顶置式凸轮轴设计由正时链驱动,其使用寿命超过 200,000 英里,与双凸轮装置相比,它降低了复杂性,同时保持了足够的性能。
22R/22RE 的耐用性源于始终保守的工程设计。冷却系统提供了充足的顶部容量,避免了当时其他发动机中常见的气缸盖垫圈问题。
润滑系统即使在越野使用过程中的极端角度下也能提供充足的润滑。即使是水泵和交流发电机等辅助部件的设计也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而不是降低生产成本。
丰田22R/22RE 直列四缸发动机
这些发动机对疏忽的容忍度近乎超自然。车主们经常听说,使用 22R 发动机的卡车在极少的维护下运行,油量不正确,甚至发生过热事件,这些事件会毁掉大多数发动机。
这种宽容的特性来自于宽松的制造公差(按照现代标准),允许热膨胀而不受约束,以及简单的机械燃料输送系统,当更复杂的装置出现故障时,该系统仍能继续运行。
也许这些发动机耐用性的最明显证明就是它们在零部件和专业服务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持续运行。
从拉丁美洲到非洲及其他地区,搭载 22R 发动机的丰田汽车在投入生产数十年后仍然充当着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行驶里程通常超过 500,000 英里。
虽然缺乏现代动力装置的精致度、效率或性能,但 22R/22RE 系列树立了很少有发动机能比拟的耐用性基准。
他们的传奇继续传承于丰田汽车持续的可靠性声誉中,尽管丰田汽车是在手机稀少且互联网几乎不存在的时代制造的,但仍然在全球提供日常服务的数千辆丰田汽车中。
4. 雪佛兰 LS 小缸体 V8
雪佛兰LS 系列小缸体V8发动机或许是现代汽车史上性能潜力与坚不可摧的可靠性最成功的结合。
这些推杆式 V8 发动机于 1997 年与 LS1 一起推出,经过多次迭代开发,直到被 Gen V LT 系列所取代,它重新定义了人们对高性能发动机的期望。
LS 发动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看似简单。当欧洲和日本制造商追求复杂的双顶置凸轮设计时,雪佛兰却利用现代材料和制造技术改进了经典的推杆式 V8 布局。
其结果就是将紧凑、轻量的封装与卓越的耐用性和几乎无限的性能潜力结合在一起。
LS 系列的传奇韧性由几个关键设计元素所促成。深裙铝块设计(或卡车应用中的铁块)与早期的小块相比具有出色的刚性。
六螺栓主轴承盖即使在极端功率下也能抵抗曲轴弯曲。凸轮块设计降低了气门机构的复杂性,同时提高了结构刚度。
或许最重要的是,工程师在设计这些发动机时预留了充足的安全余量,即使是“基础” LS 发动机也可以在不进行内部修改的情况下处理大幅的功率提升。
雪佛兰LS 小缸体 V8
冷却系统对延长使用寿命的贡献值得特别提及。LS 发动机的冷却通道优先保持气缸温度一致,防止出现导致爆震和过早磨损的热点。
这使得它们在运行时比许多竞争对手更凉爽,尽管它们通常产生更多的功率。LS 系列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各种应用中的耐用性。
相同的基本架构为从家用轿车到克尔维特到重型卡车的所有车辆提供动力,通常累计行驶里程超过 250,000 英里,而问题很少。
即使在性能应用中,车主经常通过强制进气将工厂马力加倍,底端通常仍保持不受影响和可靠。
维护简便进一步提高了长期耐用性。由于无需更换正时皮带,并且维修间隔时间较长,因此这些发动机除了定期换油外,几乎不需要维护。
这种实用性,加上非凡的性能潜力,解释了为什么 LS 已成为无数汽车项目的默认发动机更换选择。
由于内燃技术面临不确定的未来,LS 系列或许是其最通用和最持久的代表,证明了精密的工程并不一定需要复杂性,性能和耐用性可以和谐共存。
5.梅赛德斯·奔驰 M104 直列六缸发动机
梅赛德斯-奔驰 M104 直列六缸发动机代表了耐用性超越生产成本考虑的时代德国动力装置的巅峰。
这款先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于 1989 年至 1999 年间生产,排量从 2.8 升到 3.2 升不等,为从行政轿车到标志性的 300SL/SL320 跑车等所有车型提供动力。
M104 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坚固耐用的设计。铁缸体具有出色的刚性和耐用性,而铝制双顶置凸轮头每缸装有四个气门,可实现高效换气。
七主轴承曲轴和完全平衡的设计确保即使行驶数十万英里,振动和轴承磨损也保持在最小水平。
或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梅赛德斯为这款发动机设计的正时链可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其原装正时部件行驶里程超过 300,000 英里,众多实例证实了这一点。
M104 的耐用性部分源于其保守的调校。即使是在其最强大的工厂形式下,3.2 升版本也能产生 231 马力的中等输出,确保发动机很少在其机械极限附近运行。
这种余量使 M104 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能够保持一致的性能,而不是像高压力设计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性能下降。
梅赛德斯奔驰 M104 直列六缸
梅赛德斯对细节的狂热关注延伸到了发动机的辅助系统。冷却系统采用大容量散热器、恒温器和水泵组件,旨在在任何气候条件下保持恒定的温度。
润滑系统设计有充足的容量和出色的过滤性能,即使在高速公路上持续高速行驶时也能保护关键部件。
M104 的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特性。虽然许多发动机开始通过增加噪音、振动和性能损失来显示其磨损,但保养得当的 M104 即使在行驶 200,000 英里后仍能保持其平稳、精致的动力输出。
这种一致性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搭载该发动机的梅赛德斯车型即使行驶里程很高也价格不菲。
M104 标志着梅赛德斯工程技术以耐用性为第一要务的时代的结束。
尽管现代发动机可以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和更高的效率,但很少有发动机能比得上 M104 的平稳性、耐用性和低调精致,在停产数十年后仍然赢得众多忠实粉丝。
6.日产VQ35DE V6
日产的 VQ35DE 3.5 升 V6 发动机成为现代最通用、最耐用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之一。
该发动机于 2001 年推出,并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以各种版本生产,为从家用轿车和跨界车到 350Z 和 G35 等真正的跑车等所有车型提供动力,在各种不同的应用中都展现出卓越的耐用性。
VQ35DE 的突出之处在于其精巧而坚固的设计。全铝结构提供轻量性能,同时不影响耐用性。
可变气门正时、高流量排气歧管以及微精加工的曲轴和凸轮轴组件可根据应用情况提供显著的(在当时) 260-300 马力的功率,但发动机很少出现通常与高比输出自然吸气设计相关的可靠性问题。
多项工程细节成就了 VQ35 传奇般的耐用性。梯形框架主轴承盖为曲轴提供了卓越的刚性,防止了困扰较差设计的轴承磨损。
正时链条系统虽然偶尔需要在行驶里程很高时更换,但总体而言比皮带传动的竞争对手更耐用。
也许最重要的是,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即使在激烈驾驶过程中也能提供出色的润滑,保护受压的关键部件。
日产VQ35DE V6
VQ35DE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如何在极高的里程数下保持其性能特征。
虽然许多发动机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失去压缩力并出现油耗增加的情况,但保养得当的 VQ35 通常可以行驶 250,000 英里以上,同时保持工厂功率水平和最低的油耗。
这种耐用性体现在各种驾驶风格中,从通勤者轻松驾驶的 Maximas 到经常在赛道上驾驶和激烈街道驾驶的 350Z。
由于维护要求相对简单,该发动机的耐用性声誉进一步增强。
VQ35DE 无需更换正时皮带,且采用常规的维修间隔,只需进行基本维护即可获得无限的使用寿命。
当问题最终出现时,它们通常与辅助部件有关,而不是发动机内部故障。
VQ35DE 的性能、特性和超长的使用寿命使其连续多年位列沃德十佳发动机榜单,并巩固了其作为日产最优秀工程成就之一的地位。
即使汽车行业正在向电气化转型,该发动机仍是未来设计衡量自然吸气耐用性的基准。
7.宝马 M52/M54 直列六缸发动机
BMW M52 及其衍生产品 M54 代表了典型的自然吸气直列六缸发动机,帮助 BMW 赢得了集性能、精致和卓越耐用性于一身的声誉。
这些发动机于 1994 年至 2006 年间生产,排量从 2.0 升到 3.0 升不等,为从 3 系到 Z3/Z4 跑车和 5 系行政轿车的所有车型提供动力。
这些发动机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精密工程和防弹可靠性之间的完美平衡。
铝制缸体(后期的 M52TU 和 M54 版本采用铸铁衬套)重量轻且不影响强度,而带有可变气门正时功能的双顶置凸轮轴装置可同时提供低端扭矩和高端功率。
直列六缸发动机固有的平衡性消除了对平衡轴的需要,从而降低了复杂性和潜在故障点。
多种设计元素使这些发动机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支撑曲轴的七个主轴承确保即使行驶数十万英里后,其弯曲和轴承磨损仍保持在最低水平。
正时链条设计虽然偶尔需要在行驶里程很高时更换,但总体而言比皮带传动的链条更耐用。
通过使用BMW指定的冷却剂和预防性更换塑料部件对冷却系统进行适当的维护,冷却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温度控制,从而防止在较差的设计中常见的头部弯曲问题。
宝马M52/M54 直列六缸发动机
M52/M54 系列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们对各种驾驶条件的耐受力。
无论是日常短途行驶、高速公路巡航还是偶尔的轨道使用,这些发动机只要按照宝马的规格进行维护,就能提供一致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汽车爱好者社区中,记录显示无需内部维修的行驶里程超过 300,000 英里的车辆很常见。
这些发动机在老化过程中的特性也使其有别于竞争对手。即使是行驶里程较长的发动机,也能保持平稳的动力传输和独特的直列六缸发动机声音,这些特点使BMW发动机独树一帜。
油耗通常保持很小,并且即使在行驶 200,000 英里后压缩读数通常仍保持在工厂规格范围内。
尽管更强大、更高效的发动机已经相继问世,但 M52/M54 系列代表了BMW工程史上的最佳状态,它足够精良,可以提供引人入胜的性能,同时又足够简单,可以提供卓越的可靠性。
在投产数十年后,它们仍然出现在具有收藏价值的宝马汽车中,证明了其持久的品质和吸引力。
8.丰田1UZ-FE V8
丰田1UZ-FE 4.0 升 V8发动机或许是汽车历史上最为量产的发动机。
该发动机在日本经济泡沫时代开发,当时成本不是问题,从 1989 年到 2002 年,该发动机一直为雷克萨斯 LS 和 GS 车型提供动力,为豪华车的精致度和可靠性设立了新的基准,令竞争对手难以匹敌。
1UZ-FE 的非凡之处在于其毫不妥协的工程设计。全铝缸体具有六个主轴承盖,24 个螺栓固定曲轴设计,确保即使在极端负载下也不会发生移动。
每缸四气门的双顶置凸轮轴设计在当时属于先进技术,能够输出 250-290 马力(取决于代数)的强劲动力,且运行十分平稳。
也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丰田对耐久性测试的执着关注:该发动机设计为在红线下运行 24 小时而不会发生故障,这一标准甚至超过了航空要求。
1UZ-FE 的传奇般的坚固性得益于多项工程设计决策。尽管正时皮带已磨损,但其设计却十分保守,更换间隔是当代发动机的两倍。
冷却系统具有精确的流量控制功能,可防止热点并确保气缸盖温度一致。
即使在高 G 力作用下,润滑系统也能提供充足的润滑,从而在激烈驾驶过程中保护关键轴承。
丰田1UZ-FE V8
1UZ-FE 尤为出色的地方在于,它的耐用性并非通过降低谐波或简化设计来实现的。
尽管其采用了包括特殊材料、六螺栓连杆和高流量气缸盖等先进功能,但该发动机的可靠性却让梅赛德斯汗颜。
这种组合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车辆未经内部维修就行驶了超过 300,000 英里,而一些有记录的车辆在使用原装内部部件的情况下行驶里程已超过 1,000,000 英里。
该发动机的多功能性进一步证明了其坚固的设计。虽然最初是为豪华轿车设计的,但 1UZ-FE 已进入从漂移车到船舶到实验飞机等各种领域,通常无需内部加固即可处理 50% 或更多的功率提升。
这种适应性体现了丰田在原始设计中融入的巨大工程裕度。
随着汽车制造商越来越重视成本效益而非绝对质量,1UZ-FE 代表了内燃机工程的最高水准,提醒人们当耐用性和精致性优先于生产经济时,一切皆有可能。
丰田汽车的可靠性声誉源远流长,数以千计的汽车在制造数十年后仍然提供着顺畅、无故障的服务,这便是丰田汽车的传奇。
9. 本田 K 系列直列四缸发动机
本田K 系列发动机代表了本田自然吸气技术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款非常耐用且性能卓越的发动机。
这些 2.0-2.4 升直列四缸发动机于 2001 年推出,目前仍以各种形式生产,为从普通的思域到犀利的 S2000 继任者思域 Type R 的所有车型提供动力,将惊人的动力与本田传奇般的可靠性结合在一起。
K 系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够提供卓越的性能且不牺牲使用寿命。
全铝缸体采用压铸结构,配有铁制气缸套和大量织带以保证刚性。
这些气缸采用连体结构(共用壁)以实现紧凑封装,但包含冷却通道,旨在防止通常困扰此类设计的热点。
曲轴依靠五个主轴承为四缸发动机提供坚实的支撑,并通过坚固的连杆与活塞相连,以处理远超库存功率水平的功率。
多项创新提高了 K 系列的耐用性。如果保养得当,正时链(而非皮带)设计通常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VTEC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虽然在纸面上看起来很复杂,但即使经过数十万次循环也表现出卓越的可靠性。
或许最重要的是,本田传奇般的制造精度确保了整个生产过程中质量的一致性。
本田K 系列直列四缸发动机
K 系列发动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其适应各种驾驶条件的能力。无论是日常通勤时遇到的走走停停的交通,还是赛道上持续高转速运行的武器,这些发动机都能提供一致的性能和可靠性。
很多有记录的例子表明,仅需进行定期维护,车辆行驶里程就已超过 300,000 英里,而且通常能保持原厂功率输出和最低油耗。
K 系列还展示出卓越的修改容差能力,这是对固有设计强度的真正考验。
即使在强制进气的情况下使工厂马力增加一倍或三倍,底端通常仍能保持可靠,只需最少的加固。
这种过度构建的特性解释了为什么 K 系列已成为众多本田平台的热门替换选择。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气化转型,K 系列代表了自然吸气工程的最佳范例之一,证明通过适当的设计和制造,发动机可以提供令人兴奋的性能和长达十年的可靠性。
在小型涡轮增压替代品时代,它仍然继续生产,证明了其持久的卓越品质。
10. 马自达 BP/BP-ZE 直列四缸发动机
马自达BP 系列发动机,特别是高性能 BP-ZE 型号,代表了经常被忽视的工程胜利,尽管具有运动风格,但仍具有出色的耐用性。
从 1989 年到 21 世纪初,这些 1.8 升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一直为马自达MX-3、Protegé 以及最著名的第一代 Miata提供动力,证明了跑车的可靠性无需妥协。
BP-ZE 的卓越之处在于其基本合理的设计与马自达精湛的工程技术相结合。
铁块提供了卓越的刚性和耐用性,而铝制16气门DOHC缸头则提供了高效的呼吸和与其排量相称的令人惊讶的动力,特别是在性能应用中使用的130-140马力的BP-ZE。
方形下设计(行程比缸径长)可产生出色的扭矩特性,同时保持活塞速度可控,从而降低高转速运行期间的机械应力。
BP 传奇般的坚固性得益于多种设计元素。正时皮带虽然属于维护项目,但设计保守,更换间隔合理。
即使在 Miata 赛道使用中常见的持续高转速驾驶和高横向 G 力下,润滑系统也能提供出色的润滑。
冷却系统具有精确设计的流量,可防止热点并确保即使在苛刻的驾驶过程中气缸盖温度保持一致。
马自达BP/BP-ZE 直列四缸发动机
BP-ZE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尽管使用频繁,但其耐用性却丝毫不减。Miatas 经常用于激烈驾驶、赛道日,甚至业余比赛,但其发动机却经常行驶超过 20 万英里,无需进行内部维修。
油耗通常保持很小,即使在高里程的情况下,压缩读数也往往保持一致。
BP 的可维护性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凭借易于获取的组件、简单的维护程序和出色的零件供应,这些发动机为细心的车主提供了看似无限的使用寿命。
耐用性和可修复性的结合使得第一代 Miata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入门级赛车之一。
尽管不如现代替代产品那么强大,BP 系列发动机代表了自然吸气设计的最佳结合,足够精致,可以提供引人入胜的性能,但又足够简单,可以提供卓越的可靠性。
在投入生产数十年后,它们仍然持续出现在草根赛车运动中,证明了它们持久的品质和指导其发展的合理工程原理。
11.丰田1MZ-FE V6
丰田1MZ -FE 3.0 升 V6 是现代最通用、最可靠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之一。
该动力装置于 1994 年首次推出,一直生产到 2007 年,成为丰田在凯美瑞和 Avalon 轿车、Sienna 小型货车和雷克萨斯 ES/RX 车型等众多平台上的主力动力,兼具流畅的性能和非凡的使用寿命。
1MZ-FE 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精致度和耐用性的完美平衡。全铝结构提供轻量化性能,同时不影响强度,而 60 度 V 型配置提供固有平衡,有助于实现发动机传奇般的平稳性。
双顶置凸轮轴、24 气门设计创造了当时可观的动力(约 200 马力),同时保持了卓越的可靠性。
1MZ-FE 卓越的耐用性得益于多项工程细节。正时皮带虽然属于维护项目,但其设计维护间隔较为保守,按计划更换时很少出现问题。
冷却系统具有精确的流量管理功能,可防止热点并确保气缸盖温度一致。
润滑系统为关键部件提供充足的润滑,即使在高里程的车辆中也能防止过早磨损。
丰田1MZ FE V6
1MZ-FE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对驾驶条件的适应性。从在走走停停的交通中积累大量里程的出租车队到需要长途高速公路行驶的家庭用车,这些发动机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情况下都能提供一致的性能和可靠性。
有记录的例子表明,使用原装内部部件的车辆行驶里程超过 300,000 英里的情况很常见,有些车辆在进行基本维护后行驶里程已超过 500,000 英里。
1MZ-FE 的精致设计也使其与许多耐用型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与一些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而牺牲平稳性或安静性的长寿命发动机不同,这款 V6 发动机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都保持了顺畅的动力输出和安静的运行。
这种组合使其特别适合雷克萨斯豪华应用,该类应用的 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标准极高。
尽管 1MZ-FE 缺乏此列表中某些发动机的性能,但它代表了丰田工程技术最均衡的水平,能够同时提供足够的动力、卓越的平顺性和非凡的耐用性。
它的辉煌历史在数以百万计的汽车中得以延续,这些汽车在制造几十年后仍然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尽管行驶里程很长,但其原装发动机通常仍能完美运行。
12. 福特 4.0L SOHC “科隆” V6
福特4.0 升 SOHC“科隆” V6 是有史以来安装在大众市场车辆上的最坚固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之一。
该发动机的设计可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但在 20 世纪 90 年代经过彻底现代化改造,采用单顶置凸轮轴缸体。从 1990 年到 2010 年,该发动机一直为福特Ranger、Explorer、Mustang 和其他车辆提供动力,并因其在恶劣条件下的超长使用寿命而闻名。
4.0 SOHC 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严谨、超强的设计。铁缸体和大量内部部件优先考虑耐用性而非减轻重量,而相对较低的输出功率(约 205-210 马力)确保发动机很少接近其机械极限。
旧式推杆设计的单顶置凸轮轴转换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传统坚固性与改进的呼吸和效率的混合体。
多项工程细节成就了这款发动机传奇般的坚固性。与铝制发动机相比,巨大的铁缸体具有出色的刚性和出色的散热性。
正时链虽然在高里程数下偶尔需要更换,但通常比竞争设计中使用的正时皮带更耐用。
冷却系统配备大容量散热器和水泵,可防止小型发动机常见的过热问题。
福特4.0L SOHC 科隆 V6
4.0 SOHC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太理想的操作条件的耐受力。
从Ranger和Explorer的越野使用到超出建议限度的牵引应用,这些发动机在面临可能很快摧毁不太坚固的设计的挑战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弹性。
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它们特别适合于维护可能会延迟或在不太理想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车辆和应用。
4.0 SOHC 的可维护性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凭借易用的零部件、简单的维修程序和极佳的零件供应,这些发动机几乎可以无限期地进行经济的维护。
即使出现问题,它们通常也影响外围部件而不是基本发动机结构,因此可以进行经济有效的维修,而不是完全更换。
虽然缺乏更现代设计的精致度、效率或特定输出,但 4.0 SOHC 代表了一种在当今汽车领域越来越罕见的工程理念,即优先考虑跨越十年的耐用性而不是尖端的性能或效率。
该发动机在高里程工作车辆中的持续流行证明了其成功完成了这一使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