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HUD,即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技术,为驾驶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从座舱人机交互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从机械仪表到半导体仪表/液晶中控的变迁,未来则将迈向全息/光场科技的前沿。
位于现在与未来交汇处的,正是传统HUD与AR-HUD的完美结合。
目前,HUD的普及程度尚不算高,许多驾驶者还未曾体验过。而AR-HUD作为传统HUD的升级版,目前主要应用于大众MEB平台的ID系列纯电动车上。
下面请欣赏一段AR-HUD的动图,感受其独特魅力:
大众ID车型的HUD设计巧妙,上层为AR-HUD的增强现实层,下层为传统HUD的标识层,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标识层主要展示与实景无关的车速、交通标志及部分导航信息。而AR层则以其独特的增强现实功能,根据前车、行人、路口等实景信息动态调整显示内容,为驾驶者提供更直观、更丰富、更高效的交互体验。
传统HUD在技术实现上相对简单,类似于大学时期的幻灯片原理,只需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符号即可。
当然,这种老式的显示方式早已被时代所淘汰。如果你从未见过这种古老的技术,那说明你是个年轻有为的驾驶者;而若你曾见识过,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下你的回忆吧!
相比之下,AR-HUD的技术实现则复杂得多。
首先,它需要实时考虑车外环境信息与相对位置,以确保显示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例如,当车辆接近前方障碍物时,AR-HUD会实时显示一个醒目的红线来提醒驾驶者注意,而这条红线的位置必须精准地显示在前车的正下方,以确保驾驶者能够准确判断距离。
其次,AR-HUD还需要实时考虑驾驶员眼睛的位置,以确保显示内容的视觉效果最佳。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AR-HUD必须根据人眼的位置来实时调整显示内容的位置和大小,从而给驾驶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由此可见,AR-HUD的技术难度远高于传统HUD。因此,将AR-HUD视为传统HUD的下一代技术升级,一点也不为过。
由于技术实现的复杂性,AR-HUD的体积也相对较大。对于整车布置功力不足的企业来说,将其成功集成到车辆中可能是一项挑战。以大众ID系列为例,其AR-HUD系统由LG电子供应,体积较大,需要足够的空间进行安装。
当然,AR-HUD的实际效果与实际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在阴天、多云、黄昏或夜晚等光线较暗的环境下,AR-HUD的显示效果尤为出色,几乎与动画中的感觉无异。
然而,在晴天中午等光线强烈的环境下,AR-HUD的显示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即便如此,其依然能够为驾驶者提供有价值的导航和警示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