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还有必要考虑燃油车吗?”这个问题,在2025年的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悬念了。放在几年前,可能还会有人犹豫,纠结要不要赌一把燃油车的“回光返照”,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明朗——新能源车正在把燃油车逼上绝路,市场被慢慢蚕食,留给燃油车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如果你最近逛过4S店,应该能明显感觉到不同——新能源车展区人头攒动,热销车型排队提车,而燃油车的展区却冷冷清清,销售员都在低头玩手机。数据不会骗人,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燃油车,整个行业的风向已经彻底变了。
一边是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一边是逐渐被边缘化的燃油车,面对这样的现实,消费者真的还需要犹豫吗?
这种趋势不是中国自己在推进,而是全球汽车行业都在往新能源发展。如果你留意最近的国际新闻,就会发现,欧盟已经明确宣布2035年禁售燃油车,美国政府也在狂推电动车补贴,日本、韩国的车企更是拼命在新能源领域加码。
这种全球性变革直接影响了中国市场。一方面,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正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比亚迪、小鹏、蔚来已经开始出口欧洲,美国人也开始买国产新能源车了;
另一方面,外资品牌在国内卖燃油车已经越来越困难,特斯拉、奔驰、大众这些国际品牌纷纷调整战略,放弃燃油车,拼命推出电动车。市场是一面镜子,从中就可以看出,燃油车真的是走到了尽头。
除了政策导向,用车成本的巨大差异,也是燃油车走向末路的直接原因。
首先,买车成本。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逐渐退坡,但燃油车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国七排放标准的即将实施,让新款燃油车的生产成本上升,车价不降反升,而新能源车的电池技术进步,使得价格越来越亲民。
再看看用车成本。这两年油价有多离谱,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动不动就是“破9冲10”,加满一箱油腰子都疼。而电动车呢?家里装个充电桩,晚上谷电充电,1度电才几毛钱,充满一次可能不到30块钱。
最近的数据还显示,新能源车的保养成本比燃油车低60%以上,一年能省下一大笔钱。长期使用下来,燃油车真的是越用越亏!
过去几年,大家对电动车的最大吐槽是“充电太麻烦”、“续航焦虑”,但现在情况完全逆转了。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几乎100%覆盖,全国大城市的充电桩密度大幅提升,找充电站比找加油站都容易。而且家用充电桩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主甚至在家里就能完成充电,不需要再专门去加油站或者充电站排队。
说个事实,你可能没注意到:城市里的加油站数量其实是在减少的,很多原本经营汽油的油站开始转型,加装充电桩,甚至有些地方的油站直接改成了充电站。市场是最敏感的,资本不会骗你,燃油车的末路,已经写得明明白白。
新能源车这几年的技术发展,简直比智能手机还猛。曾经被吐槽的续航问题,已经被新一代的电池技术逐步解决,现在主流新能源车的续航基本都在600公里以上,甚至一些配备固态电池的新车型,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500公里。
智能化方面,新能源车已经把油车甩开好几条街。智能驾驶、语音控制、车内娱乐系统,比燃油车的中控屏炫酷多了。开过新能源车的人,再回去开传统燃油车,感觉像是从智能手机换回了按键诺基亚,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
如果你还在想着“燃油车二手市场更保值”,现在是时候清醒一下了。
2025年的二手车市场数据显示,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首次超过燃油车,大部分主流品牌的电动车三年保值率已经超过普通合资燃油车。
而燃油车,尤其是国五及以下的二手车,已经难以卖得出去,车商都不愿接手,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车再过几年可能连进城都困难,转手根本没人要。
很多坚持买燃油车的人,一开始觉得自己“投资稳妥”,结果开了几年之后发现,卖二手车根本卖不上价,到最后不仅没有保值,亏得反而更惨。
汽车厂商才是市场的风向标,而现在的风向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燃油车被抛弃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比亚迪、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已经停止推出新的燃油车型,而合资品牌也不得不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连奔驰都公开宣布,2025年以后不再推出新的燃油车,宝马、奥迪也在全面发力电动车,就连最“顽固”的丰田也绷不住了,准备押注固态电池技术。
车企是最务实的,它们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现在纷纷砍燃油车线,转向新能源,这说明市场的结局已经写好了。
市场不会等人,技术不会等人,趋势更不会等人。多年前,还有人犹豫要不要换智能手机,现在回头看,功能机早就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了。燃油车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该拥抱新能源的时候,就别犹豫了,毕竟,时代的车轮是不会因为谁停下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