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RX和VX混动版将在俄组装,或于前奔驰俄罗斯工厂投产

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几年前,当西方车企纷纷撤离这片土地时,许多人以为俄罗斯消费者只能守着老旧的国产车“凑合过日子”。但谁都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中国车企不仅填上了市场空缺,甚至还把那些被遗弃的工厂变成了“新战场”——比如奔驰留下的莫斯科工厂,如今可能即将迎来两位新“主角”:星途RX和VX混动版。

星途RX和VX混动版将在俄组装,或于前奔驰俄罗斯工厂投产-有驾

从“捡漏”到“扎根”:中国车企的逆袭剧本

星途RX和VX混动版将在俄组装,或于前奔驰俄罗斯工厂投产-有驾

2022年西方车企大撤退时,俄罗斯的汽车生产线几乎陷入停滞。日产位于圣彼得堡的工厂被以1欧元“甩卖”,奔驰莫斯科工厂也成了烫手山芋。但就在这些工厂的机器即将生锈时,中国车企带着技术和资金进场了。奇瑞接手日产工厂后,迅速将其改造成瑞虎系列的生产基地;江淮则用雷诺留下的设备,让苏联时代的“莫斯科人”品牌复活——不过外壳下全是江淮的“里子”。

星途RX和VX混动版将在俄组装,或于前奔驰俄罗斯工厂投产-有驾

而最近,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奔驰在莫斯科州投资建设的叶西波沃工厂,这个曾经生产豪华车的“德系标杆”,如今可能被用来组装星途的混动车型。有俄罗斯网友调侃:“德国人建的厂子确实高级,但以后这里要飘起中国混动车的尾气了!

星途RX和VX混动版将在俄组装,或于前奔驰俄罗斯工厂投产-有驾

为什么选奔驰的“旧巢”?

星途RX和VX混动版将在俄组装,或于前奔驰俄罗斯工厂投产-有驾

俄罗斯汽车行业人士透露,星途RX和VX混动版选择前奔驰工厂投产,背后藏着三重算盘。

星途RX和VX混动版将在俄组装,或于前奔驰俄罗斯工厂投产-有驾

第一,现成的“高端生产线”不用白不用。奔驰工厂原本就具备精密制造能力,尤其是车身焊接、涂装等环节的设备水平远超普通工厂。这对于生产混动车型的电池安全结构、复杂电控系统而言,简直是“捡现成”。

星途RX和VX混动版将在俄组装,或于前奔驰俄罗斯工厂投产-有驾

第二,俄罗斯人认“德系血统”。尽管工厂换了主人,但当地消费者对“奔驰同款生产线”的标签依然买账。星途在宣传时特意强调“原德系工厂标准”,甚至有经销商在展厅里挂出工厂改造前后的对比图——效果立竿见影,有客户当场下订:“这可比本土拉达工厂靠谱多了!

第三,成本优势太明显。由于西方车企急于脱手,这些工厂的收购价低到“像白送”。奇瑞内部人士透露,改造奔驰工厂的费用,还不到自建新厂的三分之一。省下来的钱,正好用来升级混动技术。

混动双雄:续航1300公里的“俄罗斯特供版”

根据最新曝光的认证文件,星途RX混动版(瑶光C-DM)和VX混动版(揽月C-DM)将在俄罗斯组装。这两款车虽然顶着中国名字,却藏着针对俄罗斯市场的“定制心机”。

先说RX混动版。为了适应俄罗斯冬季极寒气候,电池包特别增加了低温自加热功能,零下30℃也能保持80%以上的续航。车身尺寸比中国版加宽了2厘米,因为“俄罗斯消费者对车内横向空间极其敏感”——一位参与设计的工程师透露,他们甚至参考了伏尔加轿车的老用户反馈。最夸张的是综合续航,官方标称1200公里,但俄罗斯媒体实测在莫斯科郊外的雪地公路上跑出了1287公里,直接把当地网友惊到刷屏:“这是装了核动力吗?

再看VX混动版。这款车在俄罗斯被戏称为“移动堡垒”,车长超过5米,第三排座椅能轻松塞下两个穿厚重羽绒服的成年人。最让俄罗斯人兴奋的是它的“战斗模式”——切换到运动档后,电机和发动机同时满负荷输出,百公里加速仅需5秒。有车主在社交媒体晒视频:开着VX混动版在西伯利亚的冻土路上超车卡车,配文写着:“比熊跑得还快!

俄罗斯人到底买不买账?

价格始终是敏感话题。2023年星途RX燃油版刚进俄罗斯时,540万卢布(约42万元人民币)的定价引发过激烈争议。但混动版可能走“高配路线”,业内人士预测售价可能突破600万卢布。贵不贵?看看市场反应就知道了。

在莫斯科最大的汽车展厅,星途的展台总是围满人。销售员亚历山大说:“很多客户是从宝马、路虎转过来的。他们原本担心中国车不够档次,但一听说混动版有座椅按摩、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立刻眼睛发亮。”最受欢迎的配置是“雪地套装”——包含加热方向盘、雪地胎和底盘护甲,这几乎是俄罗斯车主的必选项。

更有意思的是颜色营销。星途给混动版设计了专属的“极光银”和“贝加尔湖蓝”,结果引发抢购。有消费者为了早点提车,主动加价50万卢布(约3.9万元人民币)。经销商都感慨:“我们学中国搞‘颜色加价’,没想到俄罗斯人比中国人还疯狂!

背后的“中俄制造同盟”

星途混动车型在俄罗斯的本地化生产,只是中俄汽车合作的一个缩影。奇瑞用西方遗留工厂快速铺开产能,哈弗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建起全新产业园,吉利甚至把研发中心搬到了喀山。俄罗斯汽车分析师米哈伊尔指出:“中国车企正在把这里变成‘第二主场’,从零件供应到售后服务,整个产业链都在俄化。”

这种深度绑定带来了双赢。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市场去年贡献了超过80万辆的销量,占海外总份额的1/4;对俄罗斯而言,汽车工业的就业和技术升级直接被拉高了一个档次。叶卡捷琳堡的汽车工人伊万说:“以前我们组装奔驰C级,用的螺丝刀都是德国进口的。现在奇瑞送来了自动化机械臂,车间主任天天催我们学中文操作界面!

西方车企的“神助攻”

回头看西方车企的退出,反而给中国铺了条黄金路。日产圣彼得堡工厂被收购后,产能利用率从30%飙升至95%;奔驰莫斯科工厂闲置时每天亏损约10万美元,如今成了星途的“利润奶牛”。更有趣的是,这些工厂原本的供应链资源——比如为奔驰供货的本地化零部件商,现在全被中国车企收入囊中。

一位德国汽车记者在报道中酸溜溜地写道:“我们教会了俄罗斯人什么是高端制造,结果中国人来摘了桃子。”评论区却出现神回复:“你们教会学生后就退学,还不准别人接着读博士?

结尾:更大的棋局

星途在俄罗斯的混动攻势,或许只是个开始。有消息称,奇瑞正在和俄方洽谈建设电池工厂,未来可能实现“从钢板到整车”的全链条本土化。而随着金砖国家合作的深化,巴西、印度等市场的消费者也在关注:“什么时候能把俄罗斯同款混动车卖到我们这儿?

这场汽车版图的洗牌证明了一件事:当西方车企还在为制裁争吵时,中国已经用技术、速度和诚意,在俄罗斯市场的方向盘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