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气囊堵水-管道堵水墙带水拆除
管道气囊堵水技术作为现代管道维修和应急抢险的关键手段,已在市政、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强度橡胶气囊在充气后膨胀,与管道内壁紧密贴合,形成一个临时的密封屏障,从而迅速阻断管道内的水流。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这类设备通常由多层高弹性橡胶与高强度纤维骨架复合制成,工作压力范围为0.02至0.5MPa,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需求,从DN100到DN3000不等。
在实际操作中,技术人员首先需要通过CCTV检测或管道机器人确定泄漏点的位置,然后选择相应规格的气囊。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河北某市政工程案例显示(源自百度百家号报道),采用三重安全阀设计的改进型气囊在直径为3.2米的排水管堵水作业中,成功承受了0.35MPa的背压,较传统型号提升了40%的承压能力。带水拆除堵水墙则是更具挑战性的环节。百度企业信用平台收录的某特种工程公司专利显示,其研发的“自平衡式拆除系统”通过液压控制模块实现气囊阶段性泄压,配合真空吸附装置,有效避免了瞬间压力释放对管道造成的二次损伤。具体操作流程包括:首先启动前置排水泵,将作业段水位降至安全线以下,随后采用分级泄压法,以每次0.05MPa的梯度逐步释放气囊压力,整个过程需配合激光测距仪实时监测管道形变。2023年广州某地下管廊抢修案例表明(数据来源于百度百家号),这种渐进式拆除方法使管道接口错位率从传统工艺的12%降至1.8%。
在特殊工况处理方面,百度学术文献提到的“双气囊交替作业法”特别适用于大流量主干管的维修。该方法在上游气囊完成封堵后,通过两个气囊间的过渡腔室进行水流导改,利用PLC控制系统实现气压值的毫秒级调节。某水务集团的实测数据显示,在直径为2.4米的供水主管道维修中,该技术将停水影响范围从原计划的5个街区缩小至0.8个街区,显著提升了社会效益。对于含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管道,采用氟橡胶包覆层的特种气囊能够在pH值2至11的范围内保持稳定的密封性能,其耐化学腐蚀性能较普通天然橡胶提升了7倍以上。
安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保障作业成功的关键。根据行业规范要求,堵水作业需建立“三位一体”的监测网络:在管道内部部署光纤应变传感器,地面设置全站仪进行位移监测,同时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实时回传气囊压力数据。2024年某跨江管道抢修项目中(引自百度企业信用平台),这套系统提前17分钟预警了0.12mm的管体变形,为应急决策争取了宝贵时间。在人员防护方面,现行标准强制要求配置独立供氧系统,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关于“管道气囊堵水墙带水拆除”的详细技术指南,结合安全规范与操作步骤,供您参考:
管道气囊堵水墙带水拆除技术指南
一、技术背景与挑战
管道气囊堵水墙常用于雨污水管道临时封堵,其拆除需应对带水环境下的复杂工况,主要挑战包括:
1. 水压与水流冲击:带水状态下拆除易导致气囊移位、污水泄漏。
2. 有限空间风险:密闭管道内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积聚,存在中毒窒息隐患。
3. 操作协同性:多工序需紧密配合,避免因工序错乱引发事故。
二、拆除操作步骤(带水环境)
以下步骤需严格遵循“先排水、后减压、再拆除”原则:
1. 排水减压与气体监测
○ 排水通道建立:在气囊封堵段下游安装UPVC排水管(如事故案例中方法),通过临时砖墙支撑,使管道内积水缓慢排出。
○ 气体检测:使用硫化氢、氧气、可燃气体检测仪对上下游井及管道内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硫化氢浓度低于10ppm、氧气含量19.5%-23.5%。
2. 气囊逐步减压与固定
○ 低水位端先行减压:若上下游井存在水位差,优先从低水位井(如WJ725#)缓慢放气,避免高水位端污水冲击气囊。
○ 气囊固定保护:减压过程中用绳索或专用卡具固定气囊,防止因水压波动被冲入管道。
3. 分段拆除与砖墙清理
○ 砖墙破除:待气囊气压降至安全值后,人工或机械拆除临时砖墙,注意避免破坏UPVC排水管。
○ 气囊取出:通过绳索牵引缓慢取出气囊,全程保持对管道内水流的观察,防止突发涌水。
○ 残留清理:清除管道内砖块、砂浆等杂物,确保管道畅通。
三、核心安全措施
1. 作业审批与防护
○ 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开具《下井作业票》,明确作业时间与责任人。
○ 作业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全身式安全带、应急通讯设备,井口配备救生绳与紧急提升装置。
2. 设备与应急保障
○ 现场配备备用气囊、应急堵漏材料及潜水救援设备。
○ 设置专职监护人员,实时监控井内外情况,禁止无防护人员下井救援。
3. 风险防控要点
○ 严禁擅自作业:未获批准、未检测气体或防护不到位时,禁止下井操作。
○ 协同作业机制:上下游操作人员通过通讯设备同步减压进度,避免高水位端提前放气。
○ 突发应对:若发生污水涌入,立即启动应急堵漏方案,人员沿救生绳撤离。
四、注意事项与事故防范
1. 避免事故重演
○ 杜绝“长乐11·10事故”同类错误:禁止无审批下井、盲目施救,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流程。
○ 定期开展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提高人员风险识别与处置能力。
2. 设备维护
○ 气囊使用后及时修补漏气部位,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老化。
○ 定期校准气体检测设备,确保其处于有效状态。
五、适用场景与工具
适用于市政污水管道临时封堵拆除,主要工具包括:
● UPVC排水管、临时砖墙砌筑工具
● 管道封堵气囊(配套修补材料)
● 硫化氢/氧气检测仪、正压式呼吸器
● 潜水服、应急提升设备
结语
带水拆除管道气囊堵水墙需将安全置于首位,通过科学排水、严格检测与规范操作,确保作业高效推进。建议复杂环境下委托专业水下工程团队实施,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风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