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零跑汽车

——从“价格屠夫”到央企合作,解析新势力第二梯队的生死突围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零跑汽车-有驾

一、诞生与早期蛰伏:技术极客的造车梦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零跑汽车-有驾

2015年,大华股份CTO朱江明在智能交通领域深耕多年后,创立零跑汽车,提出“全域自研”战略,目标直指“做用户的代工厂”。彼时,中国新能源市场尚处萌芽阶段,零跑以低价策略切入,2019年推出首款车型S01,补贴后售价仅10万元,但因定位小众、智能化不足,年销量不足千辆。

关键转折:2020年与一汽合作失败后,零跑转向增程式技术路线,2023年推出C11增程版,以“半价理想L7”策略打开市场,2024年全年交付近30万辆,同比增长103.8%,跻身新势力销量前三。

二、技术执念:全域自研的“双刃剑”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零跑汽车-有驾

技术优势:

- 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提升电池能量密度10%,成本降低15%;

- 八合一电驱系统:集成度行业领先,成本较传统方案降30%;

- 自研率65%: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全栈自研,零部件共享率达88%。

隐忧浮现:

- 研发投入不足:2019-2023年累计研发仅47亿元,远低于蔚来、小鹏;

- 质量问题频发:2024年C11发生4起自燃事件,品牌口碑受损;

- 毛利率困境:2024年Q3毛利率8.1%,但单车均价仅10万元,难言盈利。

三、市场扩张:价格战与高端化悖论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零跑汽车-有驾

“以价换量”策略:

- 2024年推出C10、C16等车型,起售价下探至7.95万元,T03纯电版补贴后仅5万元;

- 2024年Q2交付8.67万辆,但单车均价环比下降0.4万元至10万元。

高端化尝试:

- 2024年推出C01增程版(14.98万起),对标比亚迪DMI,但市场反响平平;

- 2025年计划推出D系列旗舰SUV(20-30万元),能否突破品牌天花板存疑。

四、战略合作:从Stellantis到一汽的“技术变现”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零跑汽车-有驾

与Stellantis合作(2023年):

- 获15亿欧元投资,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加速欧洲市场布局;

- 技术授权模式初现,CTC技术、EE架构等成为盈利新增长点。

与一汽二次牵手(2025年):

- 联合研发:共享零部件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15%-20%;

- 资本合作:探讨全产业链资源协同,一汽或入股零跑;

- 战略意义:零跑从“代工厂”升级为Tier1供应商,技术输出能力获央企认可。

五、未来挑战:规模、盈利与全球化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零跑汽车-有驾

产能瓶颈:

- 金华工厂月产能4万辆,2025年计划新增杭州、金华三厂,但交付延迟风险仍存。

盈利难题:

-2024年净亏损22.1亿元,单车亏损约2500元,需通过B系列车型(10-15万元)实现规模效应;

-2025年目标销量50万辆,若达成毛利率或提升至12%,但仍难覆盖研发与营销成本。

全球化风险:

-欧洲市场面临高关税(如德国10%)、本土品牌竞争,2024年出口目标8000-12000辆,实际完成率待观察;

- 与Stellantis合作车型因定价过高(2.5万欧元),在欧洲市场接受度存疑。

结语:零跑的“破局密码”与生死时速

每天了解一个汽车品牌——零跑汽车-有驾

从技术极客到央企合作方,零跑用十年时间证明:全域自研是生存底线,技术输出是破局关键。但面对价格战内卷、盈利困局与全球化挑战,零跑能否在2025年实现“单季度盈利”目标,将决定其能否从“价格屠夫”蜕变为“技术赋能者”。

数据来源:零跑财报、行业分析、合作公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