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突然找我咨询买车的事,上来就神秘兮兮地问:“你说,宝马电动车打五折能买吗?”我愣了一下,心想这年头连豪车都开始“骨折促销”了?仔细一查才发现,宝马i3这款新能源车价格直接从35万砍到17万,奔驰奥迪也紧跟步伐,动辄降价三四十万。更夸张的是,某家4S店直接把宝马i3的宣传语改成了“买新能源车送宝马车标”——这放在五年前,谁敢想象豪车品牌会这样自降身段?
但奇怪的是,这些降价后的豪车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抢购潮。有销售偷偷跟我说:“以前宝马店里卖新能源车,一个月能卖出5辆都算烧高香,现在降价后最多也就30辆。”而隔壁的比亚迪门店,销售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8月份一天就能卖出1万多台车。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人忍不住想问: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怎么在新能源赛道上混得连“平民品牌”都不如了?
豪车降价背后的“求生欲”
走进北京某宝马4S店,销售小哥指着展厅里的i3苦笑:“这车现在比3系燃油车便宜10万,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原来宝马为了清库存,直接把指导价35.39万的i3砍到17.5万,还附赠充电桩和五年保养。奔驰奥迪也没闲着,原价53万的EQE降到37万,奥迪Q4新能源更是跌破20万大关。有网友调侃:“以前买BBA是为了车标,现在车标都开始买一送一了!”
这种“腰斩式降价”看似疯狂,实则是无奈之举。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2%,而传统燃油车销量连续7个月下滑。宝马虽然燃油车卖得不错,但新能源车型销量始终在个位数徘徊。更尴尬的是,宝马高层年初定下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眼看着就要泡汤,这才不得不祭出降价大招。
消费者为何不买账?
按理说,20万买宝马、30万买奔驰,这价格放到燃油车市场绝对能引发抢购。但现实却狠狠打了脸——降价后的宝马i3月销量勉强突破30辆,而比亚迪汉EV一个月能卖3万多台。一位在4S店纠结了半天的消费者说出了大实话:“我花20万买宝马电车,朋友还以为我买了辆‘杂牌车’呢!”
这种认知落差背后,是消费者对豪华品牌新能源车的三重疑虑:
1. “油改电”的硬伤:宝马i3、奔驰EQ系列都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电池挤占后备箱空间,续航还打不过国产车;
2. 智能化掉队:坐进宝马i3的车舱,中控屏居然还要选装CarPlay,而比亚迪的旋转大屏已经能刷抖音、打游戏;
3. 售后焦虑:有车主吐槽:“去4S店修个车机系统,技师拿着说明书研究了俩小时!”
相比之下,国产新能源车从研发之初就专为电动化设计。比如极氪001的底盘能自动调节高度,小鹏G9充电5分钟能跑200公里。这些实实在在的体验,让消费者觉得:“与其花钱买老牌车标,不如买台更聪明的‘电动大脑’。”
中国品牌的“逆袭密码”
今年北京车展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BBA展台门可罗雀,而比亚迪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连外国工程师都举着手机狂拍。这种反差背后,是中国品牌摸准了新能源时代的“七寸”。
第一招:技术“堆料”不手软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敢用针刺实验证明安全性,蔚来的换电站3分钟搞定电池更换。反观宝马ix3被曝出电池故障频发,奔驰EQC甚至因为电机问题召回过。有业内人士直言:“传统豪车在燃油车时代的技术优势,到了电动化时代反而成了包袱。”
第二招:把用户当“自己人”
新势力品牌的用户运营堪称“海底捞式服务”。理想汽车车主生日能收到CEO李想的祝福视频,蔚来车主参加线下活动还能给产品提建议。而某宝马车主吐槽:“我买了车之后,4S店除了催保养,从来没主动联系过我。”
第三招:价格“降维打击”
当宝马还在纠结“降价会不会损害品牌价值”时,中国品牌早已玩起了“田忌赛马”。比亚迪汉EV直接对标宝马5系,价格却只有一半;小鹏P7配备激光雷达和城市自动驾驶,售价还不到Model 3的入门款。这种“用B级车的钱买C级车体验”的策略,让消费者直呼“真香”。
豪车们的出路在哪里?
面对中国品牌的猛烈攻势,BBA并非坐以待毙。宝马计划2025年前推出12款纯电新车,奔驰宣布投资400亿欧元研发电动化技术。但这些“远水”显然解不了“近渴”——当下最现实的选择,或许是向中国品牌“取经”。
有经销商透露,宝马已经开始学习新势力的直营模式,在商场开体验店;奥迪则与智己汽车合作,借用对方的电动平台。甚至奔驰设计师私下承认:“我们现在做新能源车,第一件事就是研究比亚迪和蔚来的用户评价。”
不过,要想真正翻身,光靠降价和模仿远远不够。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说:“新能源赛道比的不是谁的历史更悠久,而是谁更懂当代消费者。当年轻人宁愿排队等小米SU7,也不愿买打折的宝马i3时,传统豪车就该意识到:属于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在电动化时代已经行不通了。”
写在最后:消费者的黄金时代
看着手机里朋友发来的购车咨询,我回了句:“如果你想要的是车标,现在确实是买BBA电车的好时机;但如果你想要的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电动车,不妨去看看国产展厅。”
这场轰轰烈烈的新能源变革中,最开心的莫过于消费者。曾经需要加价排队买的豪车,如今打折都难出手;而中国品牌用更低的价格,提供了更智能、更安全的体验。正如某位比亚迪车主说的:“以前开国产车觉得没面子,现在开汉EV出门,隔壁宝马大哥都要摇下车窗问续航多少——这感觉,倍儿爽!”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小朋友指着路上的宝马i3问:“妈妈,这是什么牌子的电动车呀?”妈妈笑着回答:“这是以前的‘豪华品牌’,现在嘛……算是电动时代的纪念品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