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无限接近L3?我劝你先别太兴奋》
“我朋友上个月刚提的新车,宣传说是‘准L3智驾’,结果高速上一脚急刹,系统直接罢工。”要不是他手速快,差点就出事了。这事让我越来越怀疑,那些宣传能自动变道、全程接管的“智能驾驶”,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工信部这次直接下场整顿,点名不能再说大话,不是没道理。
一、L3智驾听着香,但真能靠得住吗?
现在市面上动不动就宣传“无限接近L3”、“可脱手驾驶”,但真用过你就知道,这些功能很多时候还不如老司机多看一眼靠谱。L3说白了就是“车主可以不看路”,可目前大多数智驾系统依然需要驾驶员随时接管。
像我试过某款新势力车型,在城市快速路上自动跟车没问题,但一到复杂路口或者插队的电动车,系统就直接“装死”,提示“请立即接管”。这哪是L3?这最多算个“高级点的辅助驾驶”。
工信部这次明令禁止夸大宣传,就是因为太多车企把“辅助驾驶”说成“自动驾驶”,消费者一不小心就成了小白鼠。
⚙️ 二、OTA升级是福是祸?别让用户当小白鼠
现在很多车企靠OTA来“边卖边改”,宣传上说是“不断进化”,但实际上是“产品不成熟就上路”。我一个车友,买了某款新车后,三个月OTA了五次,方向盘逻辑、车道保持、语音助手都在改。
【数据来源:懂车帝2024】显示,去年国内主流新能源品牌平均每月OTA次数超过2次。问题是,这种“边开边修”的策略,真的靠谱吗?工信部也看不下去了,直接点名:不能让用户当试验品。
想想也是,你交了几十万,结果却买了个“半成品”,天天等OTA修Bug,谁不心累?
三、对比传统车企,新势力的宣传套路更猛
传统合资品牌,比如丰田、本田,哪怕现在都推出了混动+智驾组合,也不会大吹“自动驾驶”。而新势力这边,从小鹏的“城区NGP”,到理想的“NOA全场景导航”,宣传简直快到起飞。
但你真跑一圈就知道了,城区NGP怕突发情况,NOA导航也挑路段,甚至有些功能还需要额外付费解锁。
这就形成了一个反差:传统车企稳但不性感,新势力香但不稳定。工信部出手整顿,其实就是想让“技术创新”别变成“营销忽悠”。
四、我的判断:智驾是趋势,但现在不是闭眼买的时候
说实话,智能驾驶肯定是但不是现在闭着眼就能买的东西。尤其是如果你是家用+通勤为主,真别被那些宣传“全程自动”的词忽悠了。
我个人建议:现在买车,智驾只能当辅助,不能当卖点。看重的是系统成熟度、OTA频率、售后响应效率,而不是PPT上的炫技。
如果你图的是稳定、安全,优先考虑功能稳定、OTA节奏合理的品牌;如果你就是想尝鲜,也得做好“自己是员”的心理准备。
结尾:你会为“准L3”买单吗?
这波政策落地后,车企的“智能驾驶营销战”可能要收敛不少。你觉得这是在打压创新,还是在保护消费者?你是否会因为“接近L3”而选择一台车?留言聊聊,我想听听你们的真实体验。23:29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