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使用时,汽车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选车过程里,众多消费者往往仅关注车辆的外观尺寸、造型设计、配置丰富度以及动力性能等直观因素,对于安全性能,因难以直观感知,在购车决策时常常被置于次要地位。毕竟,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一些轻微的刮擦事故,大多数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遭遇严重的交通事故。
在刚刚过去的女神节,笔者于汽博中心探店时偶遇了一位熟人。她作为大众品牌的忠实拥趸,先后拥有过三辆大众汽车。早在20年前,她便是Polo车主,随后换为进口的Tiguan,如今驾驶的辉昂也已有8年多。她向笔者透露:“这些年来,这几辆车带我几乎走遍国内各个角落,我对大众很放心。”此次她前来,正是为了即将上市的途昂Pro。随着家中老人年龄渐长,她担忧老人未来行动不便,希望趁着当下能带老人多出去走走,因此对车内空间的需求大幅增加。
她对大众品牌的深厚情感,很大程度上源于2016年初的一次事故经历。当时,她驾驶着Tiguan在酉阳探亲途中,遭遇了突发状况。尽管天气晴朗,但山路上暗藏暗冰,在弯道处减速不及,车辆失控冲出路面,一头撞上了路边的树干,随后车尾又甩向一块大石头。幸运的是,这块大石头阻挡了车辆继续翻滚,避免了坠入沟底的危险。而更让她心怀感激的是,车辆在遭受如此猛烈撞击后,她和家人仅仅受到了惊吓,并未受伤。
她感慨道:“没有亲身经历严重事故,很难真切体会到车辆经撞的意义。”同时,她还提到:“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许多关于途昂Pro安全性能的报道,各式各样的碰撞试验让我对车的安全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都没有这样全面的吧?途昂Pro确实给人很强的安全感。”在她看来,这种“安全感”的核心体现便是车辆的“经撞”。
事实上,途昂Pro确实很耐撞。在上汽大众举办的“安全品质开放日”活动中,通过现场的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以及沙地绊翻试验,途昂Pro展现出了强悍的车身。而在此之前,上汽大众已经通过一系列超越常规标准的严格测试项目,刷新了人们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认知——从研发之初到最终下线,途昂Pro需要历经82次整车碰撞试验!
其中,最令她震撼的是上汽大众在研发阶段所进行的全方位无死角碰撞测试。除了常规的正面碰撞、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等测试项目外,上汽大众基于GB国标、中汽中心C-NCAP、中保研C-IASI三大标准,建立了更为严苛的VW内部标准,增加了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碰撞测试项目。
以车企普遍面临挑战的“柱碰撞”测试为例,C-NCAP的柱碰撞规范要求车辆以32km/h的时速、车身纵向夹角75度进行撞击。然而,这一标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仅能保障前排座椅乘客的安全,无法覆盖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乘客。上汽大众自主增加了90度夹角的第二排和第三排柱碰撞测试,充分考虑到全车乘客的安全。
不仅如此,从途昂Pro开始,上汽大众创新性地增加了正面柱碰撞项目。仅这一项柱碰撞测试,上汽大众就制定了4套标准,按照每套标准进行两次碰撞测试(一次用于获取测试数据,一次用于验证数据),这意味着仅柱碰撞测试就至少需要进行8次。
上汽大众的内部评测体系不仅测试项目远超国标和行业标准,而且覆盖了更为广泛的实际场景,测试要求也更为严格,这便是途昂Pro需要进行82次碰撞测试的原因所在。据了解,在途昂Pro的安全开发阶段,共投入了38辆试验整车,除了82次碰撞试验外,安全测试项目累计多达367项,安全研发试验超过2333次,总投入高达1.71亿元。仅气囊的点爆和展开测试,就进行了超过1090次单项试验,涵盖常规工况试验、误用试验、极限样件试验、乘员离位试验、环境模拟试验、台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有害气体成分分析等多个方面,测试次数达到行业标准的两倍之多。此外,为了使行人保护性能达到研发要求,还进行了高达150余次的行人保护试验。
所以,安全并非虚无缥缈,它不仅体现在车辆扎实的用料和先进的工艺上,更体现在车企在研发阶段所进行的大量碰撞试验中。“只要车企把这些前端工作真正做到位了,用户在用车过程中是能看到的”朋友说到。
作为大众品牌的旗舰级产品,途昂Pro凭借其在安全性能上的卓越表现,充分展现了德系汽车的深厚底蕴。以途昂Pro为新的起点,拥有40年历史的上汽大众,其在高端车型制造领域的实力必将得到消费者更广泛的认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