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节刚过,汽车圈就上演了一出比贺岁片还刺激的商战大戏。事情要从一条微博说起——2月6日,比亚迪官宣要在2月10日举办“天神之眼”智驾发布会,结果第二天,长安汽车突然甩出一张海报:“明天见!”时间赫然定在2月9日,比比亚迪整整早了一天。这招“卡点截胡”直接让网友炸锅:“这是要抢跑还是拆台?”
“激光雷达装进10万级车?这波操作太狠了”
当所有人以为这只是车企间常规的“隔空喊话”时,长安汽车直接把大招甩在了台面上。发布会上,董事长朱华荣撂下狠话:“今年8月,10万元的车也能装激光雷达!”现场一片哗然。要知道,激光雷达这玩意儿过去可是特斯拉Model S、蔚来ET7这种30万+豪车的专属配置,现在居然要“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网友调侃:“以前买激光雷达送车,现在买车送激光雷达?”
更绝的是,长安这次还秀了把“技术肌肉”。他们自主研发的SDA平台能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30多个传感器整合成“超级感官系统”,连漆黑雨夜都能精准识别障碍物。现场演示视频里,一辆测试车在暴雨中稳稳避开突然冲出的外卖电动车,弹幕瞬间刷屏:“这AEB(自动紧急制动)比老司机还稳!”
比亚迪连夜改PPT?智驾大战火药味十足
被“截胡”的比亚迪也不甘示弱。原定发布会当天,比亚迪直接搬出21款新车,号称“全系标配智驾”。最让人吃惊的是,售价7.88万的海鸥车型居然搭载了高速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一位汽车博主当场拆台:“这价格连激光雷达的成本都不够,比亚迪怕不是把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天神之眼’?”不过网友更关心的是:“以后开海鸥跑高速能放手吃泡面了吗?”
这场“贴身肉搏”背后,藏着车企们更大的野心。长安砸了7年、1148亿搞研发,甚至拉来华为、宁德时代组“智驾天团”;比亚迪则靠电池成本优势,硬是把智驾功能“白菜化”。两家较劲的结果,直接把行业带进了“全员智驾”的节奏——吉利宣布3月开智能化发布会,零跑要把高阶智驾打到15万以内,连五菱宏光都传出要装城市NOA的消息。
余承东深夜发微博开怼,大佬们吵起来了
就在吃瓜群众以为戏码结束时,华为余承东突然深夜发飙:“把基础辅助驾驶说成高阶智驾,这是混淆概念!”矛头直指部分车企的“文字游戏”。岚图CEO卢放紧跟补刀:“智驾和智驾之间,差距可能比功能机和智能机还大。”这边小鹏汽车何小鹏却淡定喊话:“欢迎友商加入,智能驾驶本来就不是某家的专利。”
大佬们吵得热闹,消费者倒是乐见其成。有车主算了一笔账:去年买辆带激光雷达的车至少要多花5万,现在长安深蓝S07直接把价格压到17万,还送华为鸿蒙座舱。“以前觉得自动驾驶是科幻片,现在居然要纠结选‘华为版’还是‘长安自研版’。”一位准备换车的90后感慨道。
2025年买车:没有智驾=没有空调?
这场开年大战最深远的影响,或许是彻底改写了汽车行业的“生存规则”。长安宣布“2025年起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车”,比亚迪把智驾装到7万级小车,就连修车师傅都开始研究激光雷达校准技术。业内人士预测:“到2026年,没有L3级智驾的车,可能会像现在没有倒车影像的车一样难卖。”
更有意思的是,智驾技术甚至催生了“新刚需”。某车企销售偷偷透露:“现在年轻人来看车,第一句话就问‘能不能自动找车位’‘堵车时能不能追剧’,反而对百公里加速没那么在意了。”难怪朱华荣在发布会上放话:“智能驾驶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
结尾彩蛋: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要来了?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终局,那可就小看了车企的脑洞。长安发布会上还藏了两个“彩蛋”:2025年底试飞新一代飞行汽车,2028年量产能搬行李、能遛狗的人形机器人。网友脑补出未来画面:“早上机器人帮你热车,下班飞行汽车直接停阳台,路上堵车就让智驾系统接管,这才是真正的‘躺平式出行’啊!”
这场开年智驾大战,看似是车企们的“神仙打架”,实则悄悄掀起了汽车行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10万块的车也能拥有过去百万豪车的科技配置,当“开车”逐渐变成“坐车”,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就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那样,未来的某天,没有智驾功能的汽车,恐怕真要变成博物馆里的老古董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