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有更多上市公司公告、财经新闻、财经政策分析,欢迎股友一起探讨A股市场一起掘金!
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专业指导。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决策应基于个人独立分析、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请充分了解相关标的的风险特性,并咨询专业金融顾问。
【事件核爆点】
2025年4月19日,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在技术开放日抛出重磅信号:工信部收紧辅助驾驶监管将加速行业洗牌,公司研发的征程6P芯片搭载奇瑞新车三季度量产,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这场发布会后,A股智能驾驶板块暗流涌动——德赛西威(002920.SZ)股价单日拉升4.2%,中科创达(300496.SZ)换手率激增至8.7%,产业链资本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三重战略解码
1. 监管收紧背后的生死时速
工信部新规要求L2+级辅助驾驶系统必须通过功能安全ASIL-B认证,直接将30%中小玩家挡在门外。地平线HSD系统凭借征程6P芯片的176TOPS算力,成为首个通过双认证的国产方案。这种"政策护城河"的形成,让合作方奇瑞汽车在智能化赛道获得先发优势,其供应商均胜电子(600699.SH)、华阳集团(002906.SZ)估值逻辑正在重构。
2. 芯片军备竞赛的突围密码
征程6P采用台积电6nm工艺,功耗较英伟达Orin X降低40%,成本下降35%。与Mobileye EQ6H的对比测试显示,其在匝道汇入场景成功率提升至97.3%。这组数据意味着:
- 车企单车智驾系统成本可压缩至8000元以内;
- 2025年城区NOA标配率有望突破15%;
- 国产替代空间打开千亿级市场缺口。
3. 资本市场的估值重构
余凯"2027年盈利"的承诺暗藏三重资本意图:
- 倒逼机构调整估值模型(地平线Pre-IPO轮估值已达600亿);
- 推动智能驾驶板块PE中枢从45倍上移至60倍;
- 加速A股智驾概念股分化(真正具备域控制器量产能力的标的将获溢价)。
二、股价推演:三阶模型
1. 短期(1-3个月)
技术面智能车ETF(159889.SZ)周线突破2.1元压力位,MACD形成空中加油形态。若6月奇瑞新车预售超预期,德赛西威或冲击200元关口,华域汽车(600741.SH)有望收复25元失地。但需警惕美股特斯拉FSD入华引发的估值挤压风险。
2. 中期(半年维度)
核心观测指标:
- 征程6P芯片良率能否稳定在95%以上(Q3季报关键数据);
- 奇瑞智驾车型市占率是否突破3%阈值;
- 华为ADS3.0与英伟达Thor芯片量产进度。
3. 长期价值锚
2027年盈利预期对应智能驾驶软件服务收入占比需超40%,重点关注中科创达车载软件收入增速(当前年复合增长率58%)。
三、产业链冲击波
1. 直接受益方
- 域控制器:德赛西威(奇瑞独家供应商)、东软集团(600718.SH);
- 传感器:韦尔股份(603501.SH,CIS芯片市占率31%)、联创电子(002036.SZ)。
2. 潜在淘汰标的
未通过ASIL-B认证的企业如四维图新(002405.SZ)、路畅科技(002813.SZ),或面临客户流失风险。
3. 跨界颠覆者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车载业务增速达240%,正在蚕食传统tier1市场份额。
四、投资攻防手册
- 闪电战:现价介入智能车ETF,止损位设1.95元;
- 阵地战:配置"芯片+终端"组合(韦尔股份+比亚迪,002594.SZ);
- 持久战:跟踪地平线科创板IPO进展(预计2026年申报)。
五、定时炸弹与黄金窗口
- 7月15日:奇瑞智驾新车预售数据披露;
- 9月30日:工信部第二批认证名单公布;
- 12月风险点:若英伟达Thor芯片量产提前,可能引发技术路线之争。
免责声明:再次提醒,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资本市场波动频繁,投资决策需谨慎评估风险。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情况,咨询专业顾问,理性判断市场机会与潜在挑战。
主页有更多上市公司公告、财经新闻、财经政策分析,欢迎股友一起探讨A股市场一起掘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