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要转型了?本田CR-V降价至10万级,氢能版高价上市!

你见过最‘分裂’的车企吗?

有人把神车降价到10万,却花百亿造氢能源,这是要转型了?——本田CR-V的这波操作,让人直呼看不懂!

日系车要转型了?本田CR-V降价至10万级,氢能版高价上市!-有驾

2025年,东风本田宣布CR-V经典款直降5万,入门价杀入10万区间,引发4S店彻夜排队。与此同时,搭载氢燃料电池的CR-V e:FCEV以38.8万元高价上市,宣称“加氢3分钟,续航800公里”。

网友调侃:“本田这是左手卖菜刀,右手造光剑——两头都想赚!”

日系车要转型了?本田CR-V降价至10万级,氢能版高价上市!-有驾

CR-V的降价逻辑藏着日系车的求生欲:

销量神话: 1998年入华累计销量超400万辆,2020年巅峰期月销3.2万台;

份额失守: 2024年市占率从18%跌至6%,被比亚迪宋PLUS DM-i、哈弗H6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

断腕求生: 1.5T燃油版降至10.98万,比2015年还便宜2万,二手车商哭诉:“库存CR-V比废铁跌得快!”

老车主王先生自嘲:“当年加价2万提车是‘尊贵’,现在降价5万是‘尊骨折’。”

日系车要转型了?本田CR-V降价至10万级,氢能版高价上市!-有驾

CR-V e:FCEV的野望面临三重挑战:

基建荒漠: 全国加氢站仅428座,且80%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海南车主吐槽:“买氢车不如买帆船”;

成本魔咒: 氢气成本68元/kg,百公里花费比油车贵40%,比电车贵300%;

技术壁垒: 储氢罐需用碳纤维缠绕,导致车重比电车多200kg,操控性被特斯拉Model Y吊打。

更尴尬的是政策摇摆——2024年新能源补贴目录剔除氢燃料车,改为“以奖代补”,经销商直言:“卖氢车不如卖保险。”

日系车要转型了?本田CR-V降价至10万级,氢能版高价上市!-有驾

田的左右互搏折射日系转型阵痛:

电动化迟缓: e:NS1月销不足千台,电池采购自宁德时代,被嘲“换壳广汽埃安”;

混动失势: i-MMD系统成本比比亚迪DM-i高1.2万,却少50km纯电续航;

氢能孤勇: 与通用合作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寿命突破1.5万小时,但加氢站员工比车主还多。

分析师锐评:“本田在新能源赛道像迷路的大象——体积庞大,方向混乱。”

经典款CR-V的降价暗藏玄机:

材料降级: 车门钢板从1.2mm减至0.8mm,NVH性能暴跌,车主实测120km/h噪音72分贝;

配置缩水: 取消后排魔术座椅、缩减6个气囊,车机系统停留在2019版本;

售后套路: 保养强制添加燃油宝,否则脱保,维修工吐槽:“这车养起来比BBA还娇气。”

维权群里流传着新段子:“以前是‘一日本田,终生本田’,现在是‘一日降价,终生被割’。”

日系车要转型了?本田CR-V降价至10万级,氢能版高价上市!-有驾

CR-V e:FCEV的技术亮点不容小觑:

低温战神: -30℃续航衰减仅12%,比锂电池车强3倍,东北客户试驾后当场下单;

环保溢价: 排气管只排水,深圳富豪买来当“移动加湿器”;

政策缝隙: 广州、上海仍给氢车发绿牌,部分网约车公司采购赚碳积分。

最戏剧性的是“反向出口”——2024年向日本出口200台CR-V氢能版,日媒哀叹:“中国制造反攻本土市场。”

在广州某本田展厅,看客们围着10万的燃油版CR-V砍价,而角落里的氢能展车积满灰尘。或许这就是传统车企的宿命:当时代转身时,连神车都不得不学会分身术。

下次路过加氢站时,不妨想想那台孤独的CR-V e:FCEV——它承载的不仅是本田的野心,更是一个产业在十字路口的彷徨与倔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