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内饰无伪装谍照!取消传统仪表屏,与SU7完全不同

小米YU7内饰无伪装谍照!取消传统仪表屏,与SU7完全不同

小米YU7内饰无伪装谍照!取消传统仪表屏,与SU7完全不同-有驾

“方向盘前空荡荡的,开车时看哪儿?” 当全网疯传的小米YU7内饰谍照露出真容,驾驶舱里消失的传统仪表屏直接让网友炸锅。这款被称作“小米御7”的中大型SUV,直接把信息显示搬到了挡风玻璃下方——一条贯穿主副驾的远端屏幕横亘眼前,这操作比特斯拉Model Y的极简风还要狠!

一、驾驶舱“变天”实锤

最新流出的谍照彻底扒光了小米YU7的伪装。中控台上那块悬浮式大屏倒是意料之中,真正刺激的是方向盘后方突然“秃了”——传统仪表屏消失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前挡玻璃下沿突然多出一条1.5米长的发光带。从主驾视角看过去,时速、导航、电量这些关键信息全飘在引擎盖上方,开起来怕不是要上演现实版“钢铁侠视角”?

知情人士透露,这个设计差点被工程师团队集体否决。主屏位置抬升20厘米意味着驾驶员视线要频繁上下切换,夜间开车还可能遭遇玻璃反光。但雷军亲自拍板保留设计,据说量产版会采用特殊镀膜工艺解决反光问题。现在最悬的是HUD(抬头显示)和远端屏的信息分配逻辑,毕竟把仪表功能拆到两个显示区域,新手司机可能需要重新考驾照了。

二、藏在细节里的杀招

小米YU7内饰无伪装谍照!取消传统仪表屏,与SU7完全不同-有驾

别以为小米只会玩屏幕魔术。副驾前方的隐藏式储物格能塞下整台单反相机,对开式中央扶手箱里藏着手机无线快充和可升降杯架。最绝的是车门上的物理按键居然保留着——在特斯拉带头取消实体键的今天,这个“反潮流”设计反而让老司机们直呼贴心。

车身侧面那个溜背造型看着眼熟?仔细看C柱角度比小米SU7倾斜了5度,后窗视野因此缩水15%,但换来0.23Cd的超低风阻系数。轮眉上的黑色塑料件可不是装饰,实测能挡住85%的飞石冲击。车顶凸起的激光雷达模块比SU7薄了3毫米,但探测距离反增50米,看来小米在自动驾驶硬件上憋了大招。

三、动力数据藏着猫腻

工信部申报信息暴露了关键底牌:双电机高功版总功率飙到508kW,比Model Y Performance还多出18个马力。但别急着喊“牛啤”,懂行的早看出门道——这数据是峰值功率,持续输出能力还得看电池散热系统。96.3kWh电池组标称续航770km,实际能跑多少?参考SU7的续航打折率,冬季开暖风怕是得砍掉小200公里。

最迷惑的是电机搭配策略:低功版前电机130kW+后电机235kW,高功版前电机直接翻到220kW。这种“前弱后强”到“前后均衡”的突变,明显是为不同驾驶习惯准备的两套方案。但消费者真能分清其中的差别?怕不是又要逼疯选择困难症患者。

小米YU7内饰无伪装谍照!取消传统仪表屏,与SU7完全不同-有驾

四、定价才是终极底牌

现款SU7卖21.59万起,YU7要是敢定25万区间,分分钟被Model Y教做人。但要是玩田忌赛马——用高配打Model Y低配,再用选装包赚利润,倒真可能撕开市场缺口。别忘了小米祖传的“价格屠夫”技能,当年手机市场怎么洗牌的,汽车圈可能又要重演一遍。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那块贯穿屏会不会全系标配。如果入门版砍掉远端屏改回传统仪表,这套设计创新就成了笑话。但以小米的作风,估计会咬牙全系标配,毕竟这是和SU7拉开差异的核心卖点。至于实际体验如何?建议等试驾车到了先别急着下单,至少开两圈看看反光问题能不能忍。

说真的,现在买电车就像拆盲盒——参数再漂亮,不如亲自踩脚电门。小米YU7这套激进设计,你看好还是看衰?评论区蹲个预言家,等六月上市咱们挖坟验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