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卷销量”的另类盈利密码
当国内新能源车企深陷“卖一辆亏一辆”的泥潭时,创维汽车以年销4万辆、净利润2亿元的成绩,撕开了行业盈利困局的裂缝。其核心逻辑在于“三不策略”:
1. 不拼国内市场:避开比亚迪、蔚来主导的“价格绞肉机”,将超50%销量押注中东市场,利用当地政策红利(如沙特电动车关税仅5%)和石油国家新能源转型需求,实现单车利润超5000元。
2. 不烧钱造车:以轻资产模式“借壳”开沃集团,省去百亿级工厂投入;复用家电供应链(如车机系统基于安卓电视系统改造),研发费用占比仅15%,远低于新势力30%的平均水平。
3. 不打直营战:通过家电渠道“零成本导流”,在创维电视专卖店增设汽车展区,利用中东18%的电视市占率实现广告“免费曝光”,营销成本压缩至行业1/3。
二、中东战场:沙漠里的“降维打击”
创维在中东的3.5万辆年销量(占全球总销量87.5%),背后是一套精准的本土化组合拳:
技术适配: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耐高温电池,60℃环境下续航仍达600公里,衰减率低于10%,直接击中中东用户痛点。
基建捆绑:联手沙特阿美建设充电网络,覆盖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推出“4小时沙漠救援”,解决极端环境下的用车焦虑。
品牌协同:将汽车植入创维电视开机广告,利用家电门店展示汽车,消费者买电视时“顺带”试驾,实现“家电-汽车”场景闭环。
三、从“一星垫底”到“质量黑马”的逆袭
创维汽车早期因C-NCAP碰撞测试得1星饱受质疑,但2024年迅速逆袭:
安全翻身:新款车型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侧碰得分率从0%提升至85%,跻身中保研安全榜单前七。
健康营销:主打“车内健康舱”概念,配备N95级空气过滤、血压监测座椅,瞄准中东高净值人群的养生需求,单车溢价提升12%。
零死亡噱头:借小米事故营销“零伤亡记录”,虽被批吃“人血馒头”,但客观上强化了安全认知。
四、给行业的启示:新能源车的“小而美”生存法则
创维模式颠覆了“以量换市”的传统逻辑,为中小车企提供新思路:
1. 赛道差异化:避开红海市场,聚焦政策友好型区域(如中东、东南亚)。
2. 资源复用:跨界企业可打通原有产业链(如家电车机、显示模组),降低边际成本。
3. 现金流优先:黄宏生直言“宁降销量不损现金流”,拒绝盲目扩张。
五、隐忧与挑战:能走多远?
尽管创维暂时盈利,但隐患不容忽视:
技术护城河浅:依赖供应商技术,智能化水平落后主流车企一代。
海外依赖症:中东市场面临比亚迪、蔚来的围剿,价格战或不可避免。
品牌认知割裂:消费者仍视其为“家电品牌”,高端化转型阻力大。
创维的盈利证明,新能源车赛道并非只有“烧钱-规模-垄断”一条路。当巨头们厮杀于“量”的战场时,小众玩家或可凭借精准定位和资源整合,在“质”与“利”的平衡木上走出新路径。但这套模式能否持久,仍需时间检验——毕竟,沙漠里的绿洲,也可能转眼变成海市蜃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