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蓝G318在2024年广州车展亮相时,展台前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科技新硬派SUV”的标语,工作人员激情高喊“称霸全场”的口号。
然而展台外围观的人群里,有人举起手机对着展车吐槽:“这车长得像被捏变形的方盒子,到底是越野还是科幻玩具? ”
这句玩笑话无意间戳中了深蓝汽车的痛处——这款被寄予厚望的硬派越野车,上市首月销量冲上2000辆后便直线坠落,全年仅卖出不到9000台,在坦克、方程豹等对手面前彻底哑火。
深蓝汽车并非缺乏技术底气。 G318搭载了双电机四驱和空气悬架,中央无级差速锁的参数表足够亮眼。
但消费者很快发现,这些配置在专业越野场景中如同“花架子”:底盘调校偏向城市道路,四驱系统面对复杂路况频频露怯。
更戏剧性的是,原本计划对标30万元市场的车型,因方程豹突然官降5万元,被迫退守20万元区间。 这种既要硬派越野性能又要舒适家用的“两头讨好”策略,最终让产品沦为“四不像”。
市场定位的混乱不仅体现在单一车型上。 翻开深蓝的产品手册,S07、SL03等老款车型仍扛着78%的销量大旗,而新推出的L07、S05在价格带上与长安启源高度重叠。
有消费者在论坛发问:“深蓝到底是高端新势力还是平价代步车? ”这种认知混乱直接反映在销量结构上:2024年深蓝24万辆交付量中,定价15-20万元的中端车型占比超过八成,既未能上攻高端市场,又陷入与零跑、哪吒的贴身肉搏。
价格策略的摇摆更让品牌陷入信任危机。 2024年12月推出的“感恩宠粉”活动直降5000元,引发刚提车用户集体投诉。
黑猫平台上,一位G318车主晒出购车合同怒斥:“销售承诺三个月内不降价,结果提车28天就亏了半个月工资。 ”
这种“以价换量”的短视行为,不仅损伤了品牌溢价能力,更让“深蓝=廉价车”的标签越贴越牢。
深蓝的困境背后,是技术路径的尴尬选择。 早期凭借增程式技术快速打开市场,但该领域很快涌入问界、零跑等玩家。
当竞争对手在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等领域突飞猛进时,深蓝却将资源倾斜到小众的硬派越野赛道。
G318采用的联发科MTK8675芯片与宣传的高通8155存在差距,车机系统蓝屏死机问题频发,暴露出核心技术储备的不足。
在长安汽车内部,深蓝的处境愈发微妙。 阿维塔手握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稳坐高端,启源靠着性价比在10-15万元市场攻城略地。
夹在中间的深蓝,既拿不到集团最前沿的技术资源,又要承受来自两大兄弟品牌的挤压。 这种“战略夹心层”的定位,让深蓝在2025年50万辆销量目标面前显得底气不足——毕竟要实现108%的同比增长,不能只靠两款上市三年的老车苦撑局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