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创新大潮奔涌 车企技术竞争扩展至多领域多场景

4月23日,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大幕。一方面,本届车展再度展现出汽车产业的新能源与智能化趋势,技术竞争从智舱、智驾等维度延伸至多个领域。另一方面,跨国企业与本土厂商深度协同,深耕中国市场、加大在华投资初心不改。在新一轮电动智能的产业大潮下,2025上海车展正揭示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变局”。
● 本报记者 王辉 李梦扬
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作为全球汽车行业两年一度的盛会,本届展会以36万平方米的展区规模,汇聚了来自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参展,约有100款全球首发的车型同步亮相,大量主流厂商在本次展会上集中呈现了汽车产业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据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智能的产业大势,成为了主机厂、各类供应商激烈竞逐的最大战场。其中,智驾、智舱、电池、智能底盘、各类数字底座和汽车智能软件等最新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例如,在智驾、智舱方面,相关领域吸引了多方密切关注,Momenta、地平线、佑驾创新等众多企业纷纷在本届车展上高规格亮相。具体来看,地平线推出了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并宣布与奇瑞达成HSD首个量产合作。佑驾创新也推出了全新座舱大模型解决方案——智能管家BamBam。BamBam以多模态技术实现全维度舱内感知,能在提高汽车安全性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全场景的智能服务。小马智行则在车展上首发了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其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
为汽车主机厂提供实时3D开发工具和服务的国际知名厂商Unity中国与奔腾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Unity领先的实时3D技术和AIGC创新能力,聚焦智能座舱开发领域展开深度协同。
而在智能底盘方面,记者在本次车展上获悉,上汽集团旗下高端智电品牌智己汽车发布了具有革新性的“线控数字底盘技术”。该技术以全线控架构革新底层逻辑,实现全域数字化控制与“大小脑”智能中枢深度融合,补齐智能汽车迈向“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致力于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都好开、全场景更安全的革新性体验。
智己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一创新“汽车底盘小脑技术”,其一辆整车可以“在近5米长的车身情况下,实现4.69米的极致转弯半径”。这一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机械底盘的束缚,依托更佳的转向比变化,在低速状态时,方向盘小幅转角就能实现大转向。此外,智己汽车方面还称,2026年下一代技术搭载的干式线控制动系统,将能够结合AI大模型,实现“预判式运动控制”和汽车的“具身智能”。
深耕中国初心不改
在本次车展上,大量在华经营的主流外资车企与全球知名供应商,不仅继续以高规格参会,密集发布了大量新车型、新研发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而且还普遍表示,将继续长期看好中国市场广阔机遇,坚定扎根中国、深耕中国。有国际知名供应商企业更表示,将“以中国供应链构建起完整的中国方案”。
作为豪华品牌外资车企的代表企业之一,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本次车展上表示:“宝马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我们正在携手本土先锋企业,快速将突破性技术落地。”齐普策同时强调:“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彰显,并在全球汽车产业新世代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目前,宝马上海设计团队主导开发了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新世代车型,融合本土美学和先进功能。从2026年开始,宝马首批国产新世代车型将在沈阳下线,实现中国制造、中国专属。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当前宝马与中国伙伴的合作也进入新阶段,其中人工智能是相关合作的关键领域之一。宝马集团方面称,其正深化与中国领军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度融合云端交互能力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体验。
而在供应链企业角度方面,Unity方面在本次车展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Unity在三年前成立了中国合资公司,引入本地股东,本地化战略始终是公司过去三年的战略目标。Unity在华业务从零开始,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在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实现35个整车厂、77个量产车型的智能座舱合作。此外,Unity中国深耕生态合作,积极响应国产化战略需求,目前已与联发科、紫光展锐等多家顶级国产SoC厂商建立深度合作,针对国产芯片实现底层优化。
全球知名科技公司、汽车与汽车电子零部件及系统技术供应商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波福在本次车展上首发了多款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重要本地化创新方案。安波福正在以中国技术、中国人才、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供应链,构建起全面、彻底、完整的中国方案,持续推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在中国的无界融合、进化与普及,并将用深度国产化的产品助力中国汽车征战海外市场。
杨晓明称,未来安波福在华的经营战略方向不变,“在中国,为中国”“赋能中国汽车出海”的方针也不会改变。公司会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包括建设智能化工厂、技术中心等。而在此之中,安波福两座聚焦新能源汽车的在华全新工厂都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公司的主动安全产品线智能黑灯工厂也将在年内落地。此外,安波福中国数据中心、测试中心等也已进入规划和筹备流程。
开启电动智能新竞逐
对于本届上海车展整体呈现出的新风向与新趋势,创投机构凯联资本董事总经理、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其对上海车展的实地观展情况来看,有两大产业和市场趋势最为突出。
第一,新能源车的产品供给已经“非常丰富”。在从5万元到5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消费者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价位,选择任何一种动力形式,包括纯电、混动、增程”,以及任何一种车型大小和车型种类,包括“迷你小车”、各级别的轿车,再到小型SUV、中大型SUV、MPV等。第二是“反向合资”。在电动智能赛道上,中国车厂、供应商的技术对外输出已经显性化。目前海外的顶级汽车品牌,都开始采用国内自主品牌厂商的电池、智驾、整车架构等技术方案,以赢得中国市场,乃至将相关产品推向海外市场。
安迈咨询董事总经理朱琳对记者表示,从本届上海车展开幕首日的情况不难发现,汽车供应链各领域的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参与本次展会,这体现了汽车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趋势未出现变化,中国依然是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竞技场之一。
从车展“新风向”的角度看,朱琳认为,有两大方面最值得关注。第一,电动化和智能化等汽车产业主流趋势进一步深化;第二,飞行汽车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本届车展上正崭露头角,并显现出了新兴场景的突破。
而在行业内部竞争方面,朱琳分析认为,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本届车展也反映出,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都更加务实,不仅发布技术亮点,还更多地强调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性价比。从产业格局变化方面来看,科技企业、零部件企业也在持续加大与车企的深度合作,在对车企进行技术赋能的同时,逐步从幕后转向台前。
由天宇分析表示,面对广阔的中国汽车市场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驱动、降本增效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能够更好地解决满足客户需求的问题,也能够带来更高的经营效率。在汽车产业电动智能的新竞逐中,能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上获得优势的主机厂与供应商,才能够在市场终端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多内容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id:ourcecn)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