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制造之痛:原部属央企衡阳衡山客车,也曾畅销全国今重整求生

【湖南制造之痛:原部属央企衡阳衡山客车,也曾畅销全国今重整求生】

开头段:带入场景 + 情绪/悬念
我有个跑长途的朋友,说他当年最信任的就是“衡山客车”。那时候,湖南制造的客车几乎承包了我们一整个县的班线。可现在,他换车时连“衡山”这个名字都再没听人提起过。一个曾经能出口非洲、年销上亿的央企品牌,怎么就走到了破产重整这一步?新能源能救它吗?我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湖南制造之痛:原部属央企衡阳衡山客车,也曾畅销全国今重整求生-有驾

一、这车为啥火?真值吗?
衡山客车当年是真的风光过,不吹不黑。在90年代初,谁家有辆衡山的豪华空调客车,真的能横着走。空调、卧铺、后置发动机,这些配置现在听着平常,但在那个时代简直是“高配天花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1995年衡山年销破亿、产销进全国前十】。

用户当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坐得舒服、跑得稳、不用担心半路抛锚。我爸当年跑衡阳到广州线路,说衡山的底盘比北方车软,过坑不颠。那时候,衡山客车甚至能出口到南亚和东南亚,技术、工艺、品牌认知都在线,值不值?当然值。

湖南制造之痛:原部属央企衡阳衡山客车,也曾畅销全国今重整求生-有驾

二、参数不错,但问题也不少
可惜,辉煌没能持续太久。进入2000年以后,衡山客车的“掉队”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别的厂在搞新能源、搞智能底盘,衡山还在改老平台、拼外观、靠价格战撑销量。

有网友就说过,后来衡山部分车型“模具都不换、内饰也不上心”,看起来像是90年代的车强行贴了个新壳。还有人吐槽售后配件难找,“坏了一个空调控制器,厂家都找不到原件”。

湖南制造之痛:原部属央企衡阳衡山客车,也曾畅销全国今重整求生-有驾

这背后其实是体系不行:品牌老化、技术断代、人才流失,还有没跟上新能源转型的节奏。你再看同期的宇通、金龙,早就搞起混动、电动,甚至出口到欧洲了,衡山呢?改个冷藏车、舞台车,打点擦边球,能撑几年?

三、和竞品比,它到底赢在哪?
如果拿90年代的衡山和现在的新能源大厂比,那肯定不公平。但那个时代的衡山,其实就是今天的“理想L9”那种存在——产品力强、用户口碑好、市场反响热烈。只不过,后来它没能进化成“理想”,反而成了另一个“众泰”——靠情怀和拼装混日子。

湖南制造之痛:原部属央企衡阳衡山客车,也曾畅销全国今重整求生-有驾

和竞品比,衡山真正的优势曾经在于“军工出身+央企背景”,这让它早期有资源、有技术、有市场。但这些优势一旦失效,就彻底裸奔。再看现在的新能源赛道,新势力们一边烧钱一边迭代,衡山能靠“重整+新能源”翻盘?不容易。

四、我个人的判断
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地方客运公司,或者做校车、团体接送的企业,未来的“衡山新能源”不排除是一个性价比选项。毕竟它背后还有央企资源,还有一批老员工的技艺传承。

但如果你指望它去和宇通、比亚迪、福田欧辉抢市场,那压力太大。新能源不是换个电池就完事的,它是整个体系能力的硬碰硬。平台、控制、智能、安全、售后、能耗管理,哪一块短板都可能掉队。

所以,衡山能不能靠新能源翻盘?我不看空,但也不高看。它可能不是那个“颠覆者”,但或许可以成为某些区域市场的“稳定器”。

结尾:欢迎评论交流
你怎么看曾经的衡山客车?还能不能在新能源时代杀回来?你是继续信任老品牌,还是更愿意选择新势力?评论区聊聊。21:22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