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18号线龙潭至沙溪段频现颠簸,乘客呼吁轨道交通服务升级

近日多位市民反映,广州地铁18号线龙潭站至沙溪站区间存在明显颠簸现象。有乘客描述:"列车刚出龙潭站就突然剧烈晃动,站着必须死死抓住扶手"。另一位通勤族表示,每次经过该路段时,行李箱都会不受控地滑动,甚至有乘客因惯性碰撞发生争执。

三大潜在隐患引关注

超高速运行的副作用
作为时速达160公里的快速线路,18号线采用市域D型列车,但高速运行产生的离心力在转弯半径较小的区间易引发颠簸。数据显示,该路段恰处磨碟沙站与沙溪站之间,存在多个曲线轨道设计。

地质条件复杂化难题
根据建设规划,该区域需穿越珠江支流与软土地基。有工程专家指出,特殊地质可能造成轨道沉降差异,近期暴雨天气更易加剧轨道基础结构变化。

快慢车混跑新挑战
当前18号线实行快慢车混跑模式,快车通过该区间时速度超过140km/h。乘客反映慢车颠簸程度明显轻于快车,推测不同车型的制动系统存在适配差异。

市民建言献策盼改善

加装智能监测系统‌:在易颠簸路段安装实时震动传感器,动态调整列车时速

优化车厢防滑设计‌:参照高铁标准升级扶手密度,增设行李固定装置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出现剧烈晃动时,自动触发车内语音提示和减速程序

轨道交通更需"软实力"提升

作为串联四大城区的交通动脉,18号线日均客流已突破30万人次。在追求"湾区最快地铁"称号的同时,运营方更应关注出行舒适度这一软指标。建议参考东京山手线经验,通过轨道精调、减震装置升级、司机操作规范细化等多维措施,让"速度与平稳"实现双赢。

(本文基于实地体验与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数据及技术细节引自广州地铁官方技术白皮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