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今年一季度各省份汽车产量排名中,安徽以76.17万辆的傲人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将位居第二的广东(66.51万辆)远远甩在身后,超出近10万辆。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徽的表现更是尤为突出,2025年1至3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92万辆,占全国的12%,同样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313%,远超广东的21.71万辆。
安徽能够超越广东,比亚迪合肥基地、蔚来等企业功不可没。近年来,安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成功吸引了比亚迪、蔚来等多家知名车企投资建厂。特别是比亚迪合肥基地的产能释放,为安徽的汽车产量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合肥市作为安徽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域,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早在2014年,合肥就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2015年,合肥明确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并在2020、2021、2022年再次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
在政策的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崛起。如今,合肥汇集了江淮汽车、蔚来等多家整车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从锂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到电控电机、底盘系统,再到车内外饰、整车制造及配套市场环节,均有企业布局。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305家,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和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合肥省蜀山区、巢湖区和长丰县新能源汽车产业较为发达。
对于合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内容,未来,合肥以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为引领,推进形成“三基地六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对重点技术进行研发,同时配套部署实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工程;其次,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和应用。
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张炳力表示,安徽汽车企业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的机遇,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产生积聚效应,众多头部企业纷纷看好合肥,落户合肥。这种积聚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也将进一步提升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全部评论 (0)